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

ID:37165841

大小:337.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0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_第1页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_第2页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_第3页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_第4页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_第5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廖美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结构提纲基本模式标题第一部分: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第二部分:论证中心论点分论点一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分论点二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分论点三确定选用的材料(例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第四部分:结尾部分标题要求及作用:1、提示论点;2、提示论题(议论的范围及对象)标题第一部分:本部分的中心任务:鲜明、正面地提出中心论点。段落上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两段,但字数应控制在一百字以内。此部分的中心任务:分析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字数600字左右。分论点的要求:1、要是一个明确的句子,不必另起一段2、三个分论点各自的角度或层次不同,不要重复。3、要按照由浅入

2、深或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要用到事例论证法。否则内容就是空洞的。第二部分:例证法的要求:1、选用的事例要典型,只有典型才有说服力2、选用的事例要新鲜,事例过于陈旧也乏味。3、转述事例时要概括、简明,不求细节的生动。4、转述事例要依据分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所选取。5、同一个事例因为转述的不同,是可以说明不同的观点的。6、每个分论点至少需要一个事例,多多益善。转述事例后,需要分析。如果缺乏分析,那就是堆砌材料。分析的作用:把材料与观点挂钩,使材料与观点融为一体。分析的要求:依据观点(分论点)的内容,有所侧重,有所指向,尽量能

3、表述观点的含义。分析的语言也不求过多,点到为止即可。分析的方法:解说式分析法,评价式分析法,假设式分析法,因果式分析法,归纳式分析法等。如果备用材料充足,可以把叙例与分析结合起来,那样文章更厚实,更有力度。段落上,每一个分论点可以是一段,也可是两段;字数上,每个分论点200字左右。这是一段集中的论述,语言要精要、恰当、字数100字左右。这一部分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内容会有所不同)1、进一步明确、深化中心论点。2、对三个分论点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3、联系当前现实,体现文章针对性。第三部分:结尾部分:字数上50—100字。有多种写法:1、呼应开头,使文

4、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2、点明题意,使文章观点更加清晰。3、发出呼告,以求发人深省。语言要铿锵有力,富有哲理内涵,宜多用排比、拟人、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美无缺,安然无恙。”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它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整无缺的说道:“是的,你的确完美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我们知道: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往要经历磨

5、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么?对痛苦有何认识?请以“痛苦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人生如玉,再洁白的玉也有瑕疵,再快乐的人生也有挫折和痛苦。面对有瑕疵的玉,有的人会认为它一文不值,有的人却认为它瑕不掩瑜,正是因为玉有了瑕疵才浑然天成、价值连城。然而,面对人生的挫折和痛苦,有的人却夸大了挫折,放大了痛苦,感到人生无望;也有的人感到,正是因为有了挫折和痛苦,才使成功离自己更近。亚洲金融风暴过后,经济一片萧条。两个遭到破产的青、老企业家偶然相遇。当年轻人满脸沮丧地

6、向老人诉说自己的挫折和痛苦时,老人便微笑着对他说:“我已经很老了,所剩的时间还不及你的三分之一;我的公司也很大,重整所需的费用更是你的三倍之多。我现在是一个又老又穷挫折·痛苦——成功的踏脚石的人,面对挫折和痛苦都打算重新开始,难道你这样既年轻又精力充沛的人还打算放弃吗?”人的一生必然会遭受种种挫折和痛苦,聪明的人会选择勇敢面对并从中获取成功的启示。因为他们知道,挫折和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确地面对、被它们打倒而一蹶不振。如果我们着眼于成功,挫折和痛苦就会变成获取成功的基础!美国教育学家卡耐基说:“从失败中培养成功,挫折和痛苦是通往成功的两块最

7、稳靠的踏脚石!”人只有在挫折和痛苦中摸索成功之路,汲取从挫折和痛苦中获得的经验教训,才能取得成功!当我们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和痛苦,并将挫折和痛苦转化为成功的动力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必须把挫折和痛苦作为成功的两块踏脚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历史上的先贤们并未因经受过挫折和痛苦而一蹶不振,他们正是以挫折和痛苦为成功的踏脚石,成就了一番伟业。    为世人景仰的马克思年轻时就因开办《莱茵报》而触怒了反动政府,背走他乡。在如此挫

8、折之下,他没有痛苦、没有气馁、更没有妥协,而是奔波于英法之间,为他今后完成《资本论》的写作搜集了大量的资料。马克思面对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