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

ID:37165880

大小:686.1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11

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_第1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_第2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_第3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_第4页
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课件11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 国际要素流动本章结构国际资本流动资本流动纯理论资本流动的效果国际劳动力流动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投资者的对外投资行为造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投资,按照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实际控制程度而被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本章在不涉及投资主体和企业行为的情况下讨论资本的国际流动问题,也就是间接投资问题。一、资本流动纯理论研究方法:把国际投资看作是一

2、种国际交换,用现在的商品去换取未来的商品。这样,便可以用我们所熟悉的相对价格原理来分析资本流动的发生机制了。模型假定两个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甲和乙;生产一种商品X;他们可以在两个时期(今年或明年)中选择生产和消费,如果某人选择今年生产商品,我们就说他在生产“现在商品”,反之,就说他在生产“将来商品”;每个人都拥有一定规模的有形资本,如果他增加这一资本存量,意味着他愿意放弃现在商品的生产,而增加未来商品的生产,并减少现在商品的供应。相对价格与资本流动图11-1储蓄与投资图11-2图11-3

3、均衡利率水平和资本流动规模的确定在没有交换的情况下图11-4存在交换的情况下图11-5上面模型可用于研究两个国家间的资本流动如果甲是美国人,乙是日本人,那么分别把这两个国家所有个人的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沿水平方向加总起来,便可以得到两国的总储蓄曲线和总投资曲线,个人生产可能性边界和个人无差异曲线也可用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来代替。这样,我们对甲乙两人的行为所做的分析便可以直接用来解释美日两国资本流动的发生机制。美国由于购买现在商品而造成的贸易逆差是由其资本账户的顺差来弥补的,它是商

4、品的净购买国,同时也是证券(对将来商品要求权)的净出售国。日本则相反,它用贸易账户的盈余来弥补资本账户的赤字。无交换条件下的实际利率的差别促使日本向美国出售现在商品,并用所获得的资金从美国那里购买对将来商品的要求权(金融证券),如果不存在交易成本及其他障碍的话,这一过程将一直进行到美、日两国的实际利率相等为止。二、资本流动的效果总效用水平的提高图11-6资本流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图11-7从整个世界看,世界总产出增长了PUT的面积对于投资国来说,总产出下降。对于受资国来说,总产出增长。受资国的产出增长部分

5、:QWPS是由于外来投资造成的产出增加,而PWU是受资国的产出净增长。资本所有者收益看投资国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从O1DTQ升至O1EWQ受资国资本所有者的收益从O2dUQ降至O2eWQ第二节国际劳动力流动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三者的国际流动中,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最困难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主要还是经济因素。劳动力的流动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图11-8S‘S‘’表11-1劳动力移动的损失和利益集团经济利益或损失移民留在B国的工人B国的企业主A国的工人A国的企业

6、主+(d+e)+c-(c+d)-a+(a+b)净效果+(b+e)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现移居美国的移民在获得工资收益上的几个特点:移民在某一比较集中的地区工资水平要高于移民比较稀少的地区;移民时间比较长者工资水平高于较短者;移民受教育程度高的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工资水平要高;白种人移民比黑种人移民和黄种人移民收入水平高;一般而言,移民的工资水平低于原居民的工资水平,即比较而言,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移民的第二代人比第一代的工资水平要高。因此实际上在移入国家,工资水平远不是完全统一的。第三节生产要素

7、流动与商品贸易的关系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相互替代蒙代尔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下严格证明了投资和贸易的相互替代关系。假设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两种商品X和Y;其中X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而Y为劳动密集型商品;两国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并且两国的生产函数完全相同;A国资本相对丰裕而B国劳动相对丰裕。在这样的前提下,投资和贸易的替代关系可以通过图11-9分析。图11-9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互补关系我们假定A和B两个国家在生产商品Y时使用完全相同的技术,但在商品X的生产上,A国拥有更先进的技术。为

8、了图示的方便起见,我们进一步假定A国X商品的等产量线和B国该商品的等产量线形状完全相同,不同的是A国的每一条等产量线比B国的对应的等产量线都代表更高的产出水平。上述前两个假设意味着两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的均衡可以用图11-11中完全相同的埃奇沃思盒状图来表示,并且两国的契约线也完全相同。但他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却不同,如图11-10所示。要素流动的结果使得每个国家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存量都会增大。这反过来会强化H-O-S模型中贸易发生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