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

ID:37170389

大小:311.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_第1页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_第2页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_第3页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5月中国建设教育May2010第3卷第5~6期ChinaConstructionEducationVol.3,No.5~6·建设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张东放(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50)[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设置应整体考虑,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3+2”的中高职学制模式,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4-972

2、3(2010)03-0039-04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涉及到专业设置、发展需要。以现行的中职土木水利工程类与高职土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中建大类专业目录为例:中职的土木水利工程类专业高职教育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衔接,衔接的关划分为19个专业,高职的土建大类专业分为建筑设键与核心问题是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并应构建一体计类、城镇规划与管理类、土建施工类、建筑设备类、化的课程体系,统筹安排专业教学计划,宜采用模工程管理类、市政工程类、房地产类等七类专业,在块化的课程形式,科学地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每类专业中又分为2~6个专业,共有27个专业。中学计划。职

3、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对应高职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职的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对应高职的建筑设一、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备工程技术专业,中职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对应高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主要是教学上的衔职的工程造价专业,中职的建筑装饰专业对应高职接,教学衔接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等等。按照现行的教育部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高职专业衔接适宜为上述的一一对应衔接,(2000年版)、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如果做不到,在招生时也应专业类相衔接。目前许业目录(2005年版),中职与高职专业目录中的各自多高职院校并未严格按照专业对口招收中职

4、毕业分类、专业名称有一定区别,但中职与高职专业存在生,有的只是分为文科、理科两大类招生。着对应关系。高职专业目录所列专业是根据高职教二、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1.未进行课程设置整体考虑时中高职衔接存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新版专业目录正在修订当中,新的问题与弊端版专业目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目前,高职学院的招生有普通高中和中职两种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产业结生源,且主要为普通高中生源。高职的专业教学计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学技术进步特点,紧划基

5、本上是以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为起点进行编密结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制的,学制一般为三年。若中职毕业生的生源仍然收稿日期:2010-4-1*基金项目:2009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批号:教机职字[2009]276号)作者简介:张东放(1965-),女,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级讲师,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职与中职的教育教学研究、建筑设备类专业教学工作。392010年第5~6期张东放: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探讨中国建设教育采用此专

6、业教学计划,将会出现:一为中职与高职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特别是专业课程(2)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和实践技能课程有内容重复会更多,造成学习时间为了做好中职课程与高职课程的有机联系与的浪费。二为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数学、英语等文化整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基础课程的基础比较薄弱,对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求,宜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具体见图1中高职学习有些难以适应,这样对高职专业理论的深入学衔接模块化课程设置结构示意图。习和今后学历的继续提升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中职阶段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2.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应整体考

7、虑,构建一体课、任意选修课三大类,这里将公共基础课模块分化的课程体系为两个层次标准进行教学,即公共基础课1和公共(1)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前提。基础课2,根据中职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差异以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前提就是及有无升读高职的愿望进行划分,其标准依据教育要满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符合部颁发的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的标准要求。公国家教育部对中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共基础课1为中职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公共基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础课2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