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

ID:37172390

大小:464.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1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_第1页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_第2页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_第3页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_第4页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邓艳华 彭唯娜* 毛 湄 马晓晶 罗 云 穆 岩 肖晓玲关键词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灸;文献质量评价目的对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电子检索基金项目MEDLINE、CBM、CMCC及CNKI1994~2006年研究文献,并手工检索《中国WHO西太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针灸》等中文期刊及其它未发表文献。对文献研究类型及方法学、一般情况、疾临床实践指南病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样本含量估计、随访等方面进行评价。作者单位结果纳入的109篇研究中,真正随机对照试验的仅6个;半随机对照试验17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

2、灸科(北京100053)个;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13个;病例对照研究1个;叙述性研究63个;有明确诊断标准者29个;提及纳入或排除标准者14个;有明确疗效标准者79个;有第一作者简介随访记录者24个;仅1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结论以往发表的针灸治疗带邓艳华(1983年~),女,针灸硕士研究生。Email:dengyanhua66@hotmail.com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高质量研究文献较少。今后应开展高质量、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讯作者Email:wnpeng@hotmail.com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12):899-90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损

3、完全消检索词:①定义疾病的限制词:带状疱疹退后,皮损局部遗留迁延不愈的神经痛[1],或发展成(herpeszoster)、缠腰火丹、蛇串疮。②定义干预为顽固性神经痛,可持续数月至数年,顽固难除,是方法的限制词:针灸(acupuncture)、针刺、电针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20%患者于皮(electro-acupuncture)、芒针(elongatedneedle)、火损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2],而且与其他类型针(fireneedle)、耳针(auriculo-acupuncture)、梅花的疼痛相比较程度更加剧烈难忍,严重危害患者生针(percussopuncta

4、tor)、艾灸(moxibustion)、放血活质量[3]。(PrickingBlood)、拔罐(cupping)、穴位注射(point-大量文献报道,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injection)。有较好疗效(治愈率69%~100%),并具有起效快、疗1.2.2手工检索检索《中国针灸》(1981~2006)、程短、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但针灸方法《针灸临床杂志》(1985~2006)、《上海针灸杂志》众多,临床研究文献质量参差不齐,且同质性较差。(1982~2006)、《针刺研究》(1976~2006)及其它未发实践为全面了解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表文献,包括

5、针灸学会会议论文、硕、博士生论文和与应用状况和存在问题,对其研究质量总体水平做出正在进行的研究结果等。交评估,我们运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针1.2.3询问作者从已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进行流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进行方法学质量筛检,同时收集未发表文献和正在进行的研究,通过评价,以指导临床应用及推广。与作者联系识别该研究是否符合纳入标准。1.3研究方法1资料和方法1.3.1数据采集及评价对随机对照试验采用1.1文献来源Jadad评分表进行总体方法学质量评价;对非随机纳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及叙述性研究,结合所研究究文献,排除综述、经

6、验总结、理论探讨、实验研究、疾病的特征,本课题小组编制统一、规范的“针灸治个案报道。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并分别1.2检索策略设计数据提取表格,由两个评价员独立进行数据提1.2.1电子检索检索MEDLINE(1966~2006)、取和填入所设计表格,缺少的数据通过与作者联系CBM(1994~2006)、CMCC(1994~2006)和CNKI获得;任何分歧将通过讨论或第3者仲裁来解决。(1994~2006)数据库。1.3.2评价内容我们评价对文献检出情况、文献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12期899www.cjebm.org.cn人口学及组间均衡性报告、研究

7、设计及方法学、疾病采用患者就诊顺序随机,1个用患者就诊日期随机。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样本含量估8个研究采用的随机方法不恰当,是随意分组,计、随访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随即分组方法是由研究者、主管患者的医生或根据患机对照试验还需评价随机分组、分配隐藏、对照设立者或家属的意见而决定。及盲法运用情况。另9个研究因未联系上作者无法进行方法学1.4统计分析方法评价。采用Excel建立评价表数据库,录入文献质量2.4.2对照设置46个研究设有对照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