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

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

ID:37174207

大小:25.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_第1页
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_第2页
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_第3页
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_第4页
资源描述:

《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散文79永久的思念/陈德宏永久的思念——忆宽厚如兄长的唐达成→陈德宏与敬重又熟悉的师友作永久的告别,其痛苦是钟,并再三交待,尽量不要同病人说话。无以名状的,特别是这“永久的告别”突然与你邂逅,进入病房,达成刚刚接受完治疗,护士正在收拾令你措手不及,毫无思想准备,此时的哀痛令你铭记输液的瓶瓶罐罐⋯⋯令我吃惊的是,他已变成了另终生⋯⋯外一个人,原本魁梧伟岸的身躯,竟形销骨立,羸弱我与唐达成就经历了这样的“永久告别”。不堪,平日白皙红润的脸庞,如今变成了蜡黄的皮包1999年9月下旬,我在福建长乐参加完“冰心骨的“刀条”⋯⋯所幸精神尚好,见我进来

2、,很高兴,国际学术研讨会”,绕道北京,想在北京沾一点喜气,现出笑容,欲坐起与我握手,我急忙趋前握住了他瘦分享一点五十周年大庆的隆重与热烈。当然,还有更削的手。一股说不出的苦楚、心酸与哀伤涌上心头,重要的心愿,看望文艺界的文友与师长。却又不能在他面前流露出来,只有轻轻摇动他的手,每次进京,唐达成处是必去的,长期的交往,以送上问候与祝福。他边听边说“谢谢”。病榻之上,病文会友,我们之间已超越了年龄的“代沟”与职务“门重之时仍不失他往日的和蔼与儒雅。他说话很慢,声槛”的俗限,建立起了亦师亦友亦领导的关系。他的音很轻,不时停下来喘一口似叹息的粗气

3、,但很清学识,他的儒雅,他的深刻与深沉,他兄长般的宽厚、楚。他问到程士荣、武玉笑、杨文林、谢昌余等几位甘亲切与友善,每次见面,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与肃文友的近况,我一一报了安好,并代他们表示了慰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并非虚言。问与祝福。他告诉我,今年五月,高洪波在徐州搞活我拨通了唐达成家中的电话,令我颇感意外,无动,请他参加,很愉快,并未感到身体不适,期间耽误人接听,重拨亦复如此。心中顿生莫名的忐忑。我打了作协机关组织的领导干部体检,回京后补查,发现电话给其他文友,求证这忐忑的缘由,答案竟是不祥了“问题”。他用“问题”指代该死的“癌

4、”,足见此时他的凶兆——唐达成重病住院,正在走他人生的最后仍对自身患病的敏感,同时也传递出他对生活的渴一段路程⋯⋯望及对生命的留恋⋯⋯有什么办法呢?大家明明知我急忙赶往协和医院,值班护士不让我进,说病道,人来到世上,无论谁都只是这个世界的漫长而又人进入了重症抢救护理期,禁止探视。我急忙掏出了短暂的过客,不管你愿意与否,生离死别是每个人都工作证让她看,并急中生智连真带假地告诉她,我从要经历的十分正常的事,但还是给人留下了太多太大西北的甘肃不远数千里来北京,是受组织委派代多的哀伤与思念⋯⋯表全省文艺界同仁专程来看望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十五分钟很快

5、过去了,我要离去,达成握住我的的,不让我探视,完不成任务,回去无法交代⋯⋯经手不放,让我再坐一会。于是我们共同回忆了六年前过软磨硬缠,这位护士发了慈悲,允许我探视十五分在兰州、金川度过的半个月朝夕相处的“敦煌笔会”。散文80永久的思念/陈德宏我趁机告诉达成,再过两个月——2000年元月初,约稿的评论家、作家并不熟悉后,帮我一一进行了电我访问台湾,将会见到我们的老朋友台湾画家李锡话联系,为我顺利完成任务帮了大忙。我不敢妄言通奇和女诗人古月伉俪。他很高兴,让我代问他们二位过这次短暂的接触了解了唐达成,但他的诚挚、热好,并说他前年访台,李锡奇、

6、古月为他举行了盛大情、友善,他的乐于助人及宽厚如兄长般的风范,深的招待酒会,尽邀台湾名流,相聚甚欢⋯⋯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次探视竟是我与唐达成的诀别。那么唐达成对我的印象如何呢?在时隔十一年这一天是1999年9月26日——唐达成生命之之后的1995年他为拙著《文艺观潮》写的序言中有光将熄未熄倒计时第十天⋯⋯如下两段话:出了病房,情感的闸门再也抑制不住我的哀痛与悲伤,不顾周围穿梭的人流,由低声抽泣竟至痛哭认识德宏已有十余年了,记得第一次和他接触,失声⋯⋯我与唐达成长达十五年的交往,似蒙太是他风尘仆仆地从大西北跑到北京来为《当代文艺奇,一

7、幕幕浮现在我婆娑的泪眼前⋯⋯思潮》约稿。那时他还是个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英1984年6月我从偏处西北一隅的兰州到北京俊青年,谈吐间保留着大西北人那种质朴与谦和,但约稿,第一次见到唐达成。当时我任职的全国第一家思路开阔活跃,对新事物有敏锐的感受力,并无拘谨省级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因刊载徐敬亚刻板的学究气,而且不时流露出一点他特有的幽默与的《崛起的诗群》(《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1期)而陷机智。在他盛情邀约之下,我自然只有一口答应下来。入“现代派风波”的漩涡,成为全国“清污”、“反自由⋯⋯化”的重点。对于这场“现代派风波”,王蒙有

8、精彩的编辑岗位,为他人做嫁衣,很难说有什么报偿述评,他说:的,而他十几年来甘之如饴,衣带渐宽终不悔。在大我愿老实承认,如今回想起来,当时被认为搞西北文学不断地发展与繁荣中,在大西北的文学大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