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

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

ID:37177670

大小:43.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_第1页
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_第2页
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_第3页
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_第4页
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考研政治时事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辛亥革命是一百周年纪念。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  C.勤俭自强D.团结友善2010年第37题通过交通环境问题考查道德与法律的作用与区别,以及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材料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领域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78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1.3亿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  以下关于违反交通规则形式以及原因调查表格不再提供。但主要是社会良好秩序培养问题以及公民、

2、司机个人素质和自然环境等原因。  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问题(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  (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答案】文明出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生活领域的范围逐渐扩大,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

3、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2)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需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和把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鳄鱼法律规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质。      背景介绍: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家宝  由于历年真题中都可能把国家主席和总理的经典语录设置为考题背景,因此,2012年考研中既

4、有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对道德个别知识点:比如概念、作用等的考查,也可能以道德为引入,考查道德与市场经济关系。再有就是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出现。  基本概念:  ■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色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起源: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首先,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道德的本质:一

5、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如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注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

6、序健康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  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

7、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的实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中国特色社

8、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