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

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

ID:37180765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1

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_第1页
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_第2页
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_第3页
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_第4页
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姜丽萍: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姜丽萍内容提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3条增加1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似乎结束了诚实信用原则到底适用于私法领域,还是公法领域?抑或既适用于私法领域,也适用于公法领域的论争。事实上诚实信用原则从道德领域进入公法领域,再进入私法领域,从民法实体法领域深入到民事诉讼法领域,标志着法治文明的巨大进步,我国法治文明正在这个进步之中。诚实信用原则法律化进程,适应了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其意义和作用是巨大的。关键词民事诉讼诚实信用法律适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的内容主要有,增加诚实信用原则,完善了检察监督原则;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提高司法公正;规范当事人举证,完善证据制度;优化程序设置,兼顾诉讼公正与效率;强化执行措施,加强执行保障。单丽雪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注释本》,法律出版社2012年9月第3版,第第1-5页。诚实信用原则无疑成为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在当代,诚实信用原则已为大多数国家立法和理论学说所肯定,也被我国民法和民事诉讼法所采用,是民法和民事诉讼法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该原则的

3、规定,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透过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化进程,阐释了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认为应当主要适用于当事人之间。一、诚实信用原则法律化进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诚实信用原则于2000年首次出现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中,尽管学界关于诚实信用原则应否作为民事诉讼法的

4、基本原则争论已久。(一)法学界诚实信用原则两种学说的争论关于民事诉讼法是否受诚实信用原则的支配,学者们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两派分别站在截然相反的立场。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肯定说和否定说。聂明根:《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研究》,诉讼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页。否定说认为,由于当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故意提出证据,使诉讼有利于自己,这是当事人的自由。即使故意延迟诉讼而延迟提出攻击防御方法、证据资料等,法律也不得排斥,最多只被驳回。肯定说,积极论者站在肯定的立场,认为法院对当事

5、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因欲达成诉讼目的而命其为一定作为或不作为,常可发生诉讼上的义务。肯定说和否定说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如何限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二是西方社会出现了自1933年以来,关于民事诉讼法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可能性的争论。法官对当事人的诚实信用状况的采信或排斥,涉及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如何禁止或限制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问题。所谓自由裁量权,指法官酌情做出决定的权力,并且这种决定在当时情况下是正义、公正、正确和合理的,法律授予法官的权力或责任,6使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司法裁量权作为一种制度

6、化的司法权力,包含了一定“自由”内容,但这种自由不是任意的自由,不受约束的自由,应当在司法过程正当权力的适用。尽管法律对法官自由裁量权作出了种种的限制,如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立足于案件事实,法官自由裁量的行使必须依法进行,行使自由裁量时须有法律的授权且不得逾越权力的界限,自由裁量权乃是在特定情势下对正义和合理的事物行使衡平权。但实际上,法官自觉不自觉地在不断滥用自由裁量权,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对人民法院因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造成当事人损失应负赔偿责任作了明确规定。但是

7、,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争论,在西方发端于1933年的德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1933年修正后的《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4款规定:“当事人关于事实上之状况,,应完全真实陈述之。”似乎修正后的立法规定标志着肯定说的胜利。尽管现在,无论是学说或是判例都不再怀疑民事诉讼法适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可能性,但这种争论虽然在学界一直持续到现在。有人总结道,“这场争论远远还没有结束。……1933年前后的这场争论的焦点,基本上是属于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概念。实质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是否适用民事诉讼领域,学术界仍然存有不

8、同的意见,其争论继续维持了几十年。”聂明根:《民事诉讼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研究》,诉讼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在中国,同样展开了关于民事诉讼法诚实信用原则的争论。我国多数学者肯定了这一原则。但也有相当部分的学者提出强有力的反对。反对者的理由主要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对抗关系与诚实信用原则之间无亲和力;诚实信用原则之真实义务有违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动摇了辩论制的基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