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明珠散文的精神特征

忆明珠散文的精神特征

ID:37184576

大小:196.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忆明珠散文的精神特征_第1页
忆明珠散文的精神特征_第2页
忆明珠散文的精神特征_第3页
资源描述:

《忆明珠散文的精神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忆明珠散文的精神特征/广东一肖玉华忆明珠以诗歌登上文坛,而终以散文作为精神栖息之所。在我们所熟知的江南作家中,有两点因素决定了忆明珠多少有些另类的色彩,其一是他出生于山东莱阳,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齐鲁文化氛围中度过的,其二是军人出身。所以,与众多原籍江南文化区域的作家相比,忆明珠之于江南文人文化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但长期生活在江南文化区域,忆明珠受到的后天熏染也是实实在在的,他对江南文人文化的“渐入”同样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气质中的江南士风气息。与汪曾祺的文化构成正相反,汪曾祺是由江南文人文化“出”,而“入”于京派文化,忆明珠是从齐鲁文化“出”,而

2、“人”于江南文化。忆明珠的文化品格可以看做是北方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合力所致。1992年,年已六十五岁的忆明珠“忽然生出了学画的念头。而且真有点如痴如狂,废寝忘食地干了起来”(小天地庐题画·前言》,忆明珠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所引忆明珠文字未注明出处者,均据此版本),虽然这一现象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也可见江南文人的传统趣味和文化品性在忆明珠身上逐渐聚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化显现出来。这种身份和经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他的散文要比众多江南作家的柔性特征显得“硬”——硬朗了许多,正如他所欣赏的石头的质地,有一种不妥协、干脆利落的

3、风格。“我是块石头”(《跪石人辞》),可看做其个性的一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或许,这种个性与江南文化中潜在的“刚”性特征恰好暗合。忆明珠的散文创作多是在一种自由、自然的心境中找寻到思维的落脚点。他曾这样谈起自己构思创作时的状态:夜深人静,重沏一杯苦茶,重燃一支香烟,将枕头竖放作靠背,半卧在床上,意马心猿,任它纵横驰骋。这时,平生所历、所见、所闻,种种色,种种相,浮动起来,活跃起来,恍惚迷离,如幻,倏来倏去,时见时散,本是毫不相干,绝无联系的一些东西,都凑拢了来,互相排斥,互相吸引,不断分离,不断组合,渐渐地理出了头绪,看出了端倪,有了主脑,有了

4、骨架,有了连贯性,终于完整,成形。如一朵花,在绽放;如一朵云,在舒卷;如一阵风,忽掠过一池春水荡起了粼粼波纹。这是漫思、漫忆,达到了畅酣的情形,一篇作品的雏形也大体勾勒成功了。/名作欣赏MASTERPIECESREVIEW/今朝■语38“漫”,其实就是让经验、感受、思想、意识、情绪没有定则,纵横恣肆。所以忆明珠的散文集子经常以处于一种自由自在的流动状态,并让它们在流动“漫笔”、“闲笔”命名。中凝结,在凝结中流动。当然,“漫”也并非不着边际,毫无原则,其散文(《小天地庐漫笔·说“漫”>>)构思往往追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正体现了费振“漫”,成了忆明

5、珠创作时自由心境的最好表现钟所认为的江南文人文化以“智性”为质点的观点。方式,也是他释放精神活力的一种重要渠道,“无所虽然作者曾言自己的文章并不追求深文大义,也并不‘漫’,也就无所思,无所语,无所书了。一个人永葆以启蒙为职,但他还是经常会借题发挥。立意上“借思想上的一点活泼生机,多么难能可贵啊!想到若有题发挥”、取材上“顺手牵羊”、议论时“顺藤摸瓜”,一天,我也变得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真有点不寒而倒让他的散文常有意外之“喜”。如难矣哉!相忘栗,那可再也‘漫’不起来了!”(小天地庐漫笔·说于形骸——也谈小毛驴)),从通常所认为的驴脸太长“漫”)这种状

6、态构成了忆明珠散文的精神质点:“自的缺陷生发开去,联系到脸与面子的关系,并盛赞毛由放达”和“自然品格”。正如有学者概括的:“前者驴的我行我素,其中写道:是作家进入创作的心境状况,决定着主体能否超越客它才不以>,-4J'l的脸色为转移呢!随便你脸如体的时空框勒,作多向度、多层面的自由遇合;后者瓜子,如满月,如银盘;更不管你“人面桃花相映是作品产生后的存在状况,标志着作品不依凭人工矫红”,还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依然把它的脸子拉饰,不服膺既成模态的自然魅力。”(黄毓璜:(《忆明珠长如故。你关你的,我丑我的,让咱们各有各的形的散文世界,《文学评论》1992

7、年第4期)骸吧,干吗要改头换面,顺应你的那一套!伟乎散文创作精神的自由与自然状态,同忆明珠对散哉!小毛驴!文的认识与理解是分不开的。忆明珠曾将诗比喻成“玉糖的品味从孩子们喜欢吃糖写到一位年轻人壶”,而将散文比喻成“破罐”,并说:“我的器重‘破人了党请客吃喜糖,作者却认为这种糖有种“怪味”,罐’,则是希望我的散文,作为一种文体,能够自己解同党代会上高奏((步步高乐曲一样是一种变质变放自己。”看重的一是“破罐”的无所顾忌,“无论废味的行为。小议“各扫自家门前雪”》中,“各扫自铜烂铁、荆棘蒺藜、假语村言、嬉笑怒骂以至种种胡说家1]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内

8、含的滑头滑脑的处世八道”,皆可以“破罐”盛之;二“在于它是个被打破哲学一向遭到世人的批评,但作者却为它辩解:“批的壳子,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