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青为视点的北大荒文学研究

以知青为视点的北大荒文学研究

ID:37185423

大小:85.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以知青为视点的北大荒文学研究_第1页
以知青为视点的北大荒文学研究_第2页
以知青为视点的北大荒文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知青为视点的北大荒文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是大势所趋,不同国家民族将以自己的文化个性作为立足点,在参与文化交流、冲突的过程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文化实力和国势的潜力。文化建设、强势的文化软实力,无疑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的血脉根基。在地理近缘、民族多元、文化同源的大背景下,东北文化融汇了汉民族和北方多个民族的文明智慧,经过历史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系统。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

2、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文化源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车红梅教授的《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以知青为视点对东北地域文化重要现象——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内涵及构成、发展演变、文学主题、文学群像、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发掘、梳理与评述,深化了北大荒文学研究,积极回应了这一历史时代要求。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在深层次上揭示了知青文学与北大荒文学之间的并存与深化关系,更探讨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精神演进及表现形态,对推动新世纪知青文学研究、北大荒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北大荒是知青运动展开的重要场域之一,知青运动对北大荒文学乃至新时

3、期中国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潮”等文学现象均与之有着密切关联。先后有54万知青来到北大荒,特殊的青春岁月和这块神奇的土地成为知青人生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当他们回首过往,对知青运动进行反思时,一篇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及报告文学体现出对个体生命、人生价值执著而又无悔的追求,对自我及现状的不懈超越与更新,对历史苦难的理性分析和深层思考,形成当代文坛一股罕见而又持续的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潮流。在这片黑土地上,走出了梁晓声、张抗抗、陆星儿、肖复兴、韩乃寅、贾宏图等一大批知名作家,产生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

4、地》、《隐形伴侣》、《枫叶殷红》、《啊,老三届》、《远离太阳的地方》、《我们的故事》等一大批在全国引起反响的作品。上述作家及作品的出现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艺术魅力,更因在创作中体现出一代人跌宕起伏的命运,表达了对那段岁月的历史反思,因而成为北大荒文学,也是东北地域文学的一段华彩乐章。《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将北大荒知青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阐释,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考察相结合,纵向的历史演进与横向的作品分析互为经纬,对北大荒知青作家的创作心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梳理与阐释,并在文学发展历程中,探寻北大荒知青文学

5、的文学主题、文学群像、审美追求的艺术嬗变,挖掘其中内涵的北大荒文学精神的演变,从而具体而细微地将北大荒知青文学的艺术呈现与北大荒文学的精神演进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来,其所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作为从知青文学视角对北大荒文学研究进行的一次规模化的实践,《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对北大荒知青作家的生成及文学演进的概括与把握显示了史论结合的特色。对北大荒知青文学的人性主题研究(人性之光、人性之恶、人性之迷)及北大荒知青文学形象群(先进知青典型、另类知青形象及知青的管理者政治舞台上的“土皇帝”)等形象系列的概括与论述不仅是鲜活的,

6、更是赋有历史深意的,对其形象产生根源的挖掘不时闪现出思想的火花;同时,以历史变迁下的时代镜像、声色共融中的风俗情韵、风俗即人的审美追求对北大荒知青文学风俗描写的人文审美特质进行界定,从而将北大荒自然风光、乡土风情的外在景物与社会生活、人的内在精神紧密结合,显现了独具的审美价值。难能可贵的是,《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虽然研究北大荒知青文学,但又力图超越地域视角的局限,从知青文学的宏观整体视域出发,论述南北知青的差异,体现出作者在更深层次上对北大荒知青文学的把握。书后所附《北大荒知青作家介绍》、《北大荒知青文学创作年谱

7、》、《北大荒知青文学研究目录索引》,作为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正文的评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基础,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以知青文学为视角审视北大荒文学,探讨其发展脉络、群像成因及精神演进、审美嬗变是一个新的有难度的研究课题,更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复杂工程,因此也必然造成理论认知和方法把握上的难度。作者在北大荒知青文学的研究中,注意到了南北知青的文化差异和北大荒知青文学产生的文化语境,但对知青文学共性特征的论析可再多些笔墨,在此基础上探讨差异性会使论述更加全面,文化语境的理论阐释也可进一步深化。此

8、外,对北大荒知青文学的反思与回顾指向的历史当下意义还可予以更多关注与阐释。著者对学术有着执着追求,对新的学术成果和前沿理论有广泛的涉猎,其学术新著《北大荒知青文学:地缘文学的另一副面孔》对知青文学、北大荒文学及北大荒地域文化的独到理解和深刻论述,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