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临床学

布氏杆菌病临床学

ID:37186402

大小:4.97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5-11

布氏杆菌病临床学_第1页
布氏杆菌病临床学_第2页
布氏杆菌病临床学_第3页
布氏杆菌病临床学_第4页
布氏杆菌病临床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氏杆菌病临床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例一王XX,男,47岁入院日期:2013-03-06主诉:间断发热伴乏力、喘憋3个月,加重5天。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8℃,轻微咳嗽,无痰,能自行退热,周身乏力,口腔溃疡,进食欠佳,间断恶心,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有下腹痛,无黑便及血便,喘憋,活动后加重,无头晕、头痛,无心慌,无鼻衄及齿龈出血,无尿血,当地门诊治疗效果欠佳,于我县中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遂前往北京人民医院进一步诊治,(具体诊疗情况不详,患者讲述不清),病情无改善。1月前,患者在我院内三科就诊,给予抗生素静点及对症治疗,患者体温恢

2、复正常后出院,但仍喘憋,5天前,患者再次发热,前往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就诊,门诊给予免疫相关检查,待3月11日结果回报,患者自觉发热,喘憋明显,暂来我院对症治疗,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老年病科。自诉既往“心房纤颤”病史3年。从事兽医工作20年,有明确牛羊接触史,曾行布氏杆菌相关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曾于北京人民医院行骨穿检查,示骨髓增生低下,未予确诊。病例二患者王XX,男,47岁入院时间:2013-06-14发热、大汗、咳嗽、关节疼痛伴乏力5月余入院。患者缘于5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汗、关节疼痛、咳嗽、乏力,自觉发热,体温未测,无明显咳痰,期间于

3、丰宁县医院、丰宁县中医院多次住院治疗,无明显好转,先后4次查虎红平板及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阴性,为进一步诊治,于2013-06-05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查血培养示布鲁氏菌。PET/CT示1双肺、肺门淋巴结、皮下组织内及腹股沟淋巴结多发FDG代谢增高灶伴脾脏肿大,考虑感染可能性大。2前列腺组织内FDG代谢增高灶,建议MR进一步检查。3富含红骨髓区域骨骼FDG代谢弥漫性增高,考虑骨髓反应性增生可能性大。4腰椎退行性变。明确诊断为1布鲁氏杆菌病、心房纤颤,于今日出院至我科要求住院治疗,以布鲁氏杆菌病、心房纤颤收入院治疗。2-氟-2-脱氧-D-葡萄糖,

4、简称为18F-FDG或FDG。FDG分子之中的氟选用的是属于正电子发射型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从而成为18F-FDG(氟-[18F]脱氧葡糖)。在向病人体内注射FDG之后,PET扫描仪可以构建出反映FDG体内分布情况的图像。内容:一、概论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五、临床表现六、实验室检查七、诊断八、鉴别九、治疗十、预防历史上的布鲁氏菌病命名布氏病遍布全球,且由来已久。约在140多年前,大英帝国的远征军进驻到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国家及某些岛国,驻扎在马尔他岛上的英国军队突然出现了大批发热的病人。患病的士兵出现高烧、大汗、肝脾肿大等症状,当时

5、不知得了什么病,就按当地地名命名为“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等。1887年,一位英国随军医生大卫•布鲁氏(DavidBruce)剖检死于这种不明热的士兵脾脏时,用显微镜意外发现一种微小的细菌,并将之命名为“马尔他微球菌”。后人通过实验和观察证明它就是引发那些“热病”的罪魁祸首,而“布鲁氏病”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在我国不同地区人们根据布病特点起了不少的名字“千日病”;患布病时间长:少则几月,多则数年“懒汉病”;全身无力,不能干活,整天懒洋洋的“蔫巴病”;整天无精打采的羊羔子病标准:布鲁氏菌病、布氏菌病、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一、概述布氏杆菌病,又称布

6、鲁氏菌病、布氏菌病,俗称波浪热、懒汉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特点是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易复发,易变成慢性。地方病地方性传染病致病因子:为化学因子、微量元素传染性:不传染地方性:非常明显无有动物、媒介昆虫参与,仅限于人类致病因子:病原微生物传染性:可传染地方性:有大多为人畜共患,可导致流行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临床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细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内毒素是致病的重要物质。二、病原学1、形态特征为

7、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短小球杆菌,可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羊型、牛型、猪型、犬型、森林鼠型、绵羊副睾型。但仅前4型对人类致病,另2型对人的感染国内外均无报道。各型之间有交叉免疫。我国流行主要为羊种菌,致病力强,临床症状重,常引起爆发流行。2、抵抗力在外环境中的生活力较强,如在干燥的土壤中可存活数月,在皮毛中可存活3—4个月,在乳制品中也可存活数周至数月。但对光、热、及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照射10—20分、湿热60度半小时左右、3%的漂白粉都可将其杀灭。三、流行病学特点国内外疫情流行概况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60多

8、个存在人畜共患布鲁氏菌病。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地区,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春末夏初)可呈点状暴发流行。与人类有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