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洞洞歌

小班语言:洞洞歌

ID:37198869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小班语言:洞洞歌_第1页
小班语言:洞洞歌_第2页
小班语言:洞洞歌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洞洞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班语言:洞洞歌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洞非常好奇,日常生活中见到洞总是忍不住去抠一抠,仿佛那个洞有种神奇的磁力,吸引着他们。《洞洞歌》这则儿歌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同样是洞,一个里面睡着一只大黑熊,一个里面钻出一条毛毛虫。大黑熊和毛毛虫,两者体型、个性特点上的强烈对比,让这首儿歌非常有戏剧效果。而“尖尖的”“圆圆的”“小小的”这样的词汇,既符合小班幼儿的经验,在他们理解范围之内,又便于他们用手指或身体去表现。因此,我们围绕这则儿歌,组织了身体游戏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活动分两个课时来进行,第一个课时以感受为主,第二个课时以表现为主。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

2、,体会儿歌的节奏感和内容的戏剧化。  2.理解“尖尖的”“圆圆(的)”“小小的”“躲”“钻”等词汇的意思,并尝试用动作去表现。  活动准备:  《洞洞歌》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诵读儿歌。  教师逐句慢速诵读儿歌,在诵读到“洞里头,躲着”时,放慢语速,适度停顿,以营造悬念,然后大声说出“一只大黑熊”。同样,第二小节,当诵读到“洞外头,钻出”时,也要放慢语速,读完停顿更长时间,用探寻的眼神望向幼儿,示意他们加以猜想,然后揭晓答案:“一条毛毛虫”。  二、幼儿集体观察图片,并诵读儿歌。  教师出示图片,再次慢速诵读儿歌,引导幼儿一边观察画面中的高山、洞、大黑熊、毛毛虫,一边跟读儿歌。当

3、诵读到形容词时,教师可特地指向该词汇所描述的对象,用手势进行描画,这样可以将幼儿的注意力放到这个对象上,有助于他们理解词汇的含义。  三、师幼一起朗诵儿歌。  在图片的提示下,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诵读儿歌。等幼儿熟悉儿歌内容之后,用师幼接念的方式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教师念前半句,幼儿念后半句。诵读过程中,教师不需要限制节奏和表情,可鼓励幼儿使用多种感情和动作去表现自己的理解,比如用手指或身体动作辅助。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身体动作表达儿歌内容。  2.大胆表演,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儿歌内容,会玩手指游戏“钻洞洞”“大水桶”。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活

4、动。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丰富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儿歌的经验。  1.手指游戏:钻洞洞  指、指、指洞洞(一手握成空心拳,另一手食指有节奏地指着空心拳)。  画、画、画虫虫(另一手伸出食指绕圈圈,当说到“虫虫”时食指上下弯曲)。  大虫出来钻洞洞(用食指伸进空心拳的拳头)。  2.手指游戏:大水桶  手上有个大水桶(左手掌弯曲成桶状),  桶上有个盖,盖上有个孔(右手平盖在桶上,食指与中指稍分开)。  让我看看有什么(用眼睛看孔),  原来躲着毛毛虫(左手食指穿过孔,做蠕动状)。  二、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洞洞歌》儿歌内容。  1.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儿歌《洞洞歌》。  2.引导幼

5、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师: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句?你能不能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这一句呢?  幼儿自主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儿歌内容,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规定具体的动作,鼓励幼儿自由创编。  3.幼儿分组进行诵读和表演。  教师让幼儿两两分组,一个诵读,一个用身体动作表现儿歌,之后交换继续。还可以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圆圈,集体诵读儿歌,幼儿轮流站到圆圈中心去表演。  诵读和表演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语气上的轻重变化,重点引导幼儿表现大黑熊和毛毛虫时的情绪变化和相应的动作力度。  三、集体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  教师可提取幼儿创编的身体动作,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完整地表演儿歌。还可以把该儿歌表演作为晨

6、间操的一部分,表演给全园的小朋友看。  附:儿歌及动作  尖尖的高山上(伸直双臂,双手在头上做出尖塔状),  圆圆一个洞(双臂弯成一个圆),  洞里头,躲着(身体蜷曲并蹲下),  一只大黑熊(张牙舞爪跳起来)。  绿绿的树叶上(双手合掌平放),  小小一个洞(将食指与中指分开),  洞外头,钻出(其中一根手指从指缝钻出来),  一只毛毛虫(食指在手背上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