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

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

ID:3720333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9

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_第1页
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_第2页
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_第3页
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_第4页
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不要粗暴地对待说谎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多是天真、可爱的。身为父母的你,完全不必为偶尔发现孩子说出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小小的谎言而惊慌失措。你的武断,很有可能完全误解了孩子,而给孩子幼小的身心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痛。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我们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特别是当孩子四

2、五岁的时候,身为父母的你可能偶尔发现他们会说出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话,这时候,你是否会对此感到紧张:“怎么小小的孩子就会说谎了?”日本演艺人员黑柳彻子的一部畅销作品叫《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小豆豆,黑柳彻子,回忆其小学时代的作品,其中有一个单元是“其实你是好孩子”。小豆豆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例如在学校晨会进行时,会把两根小辫的尾端夹在腋下前进,或做一些滑稽的动作逗大家笑。老师总是板着脸大叫:“又是你”。可是,校长却并未责骂小豆豆,总是说:“其实你是个好孩子。”黑柳女士也因为校长的这句话而勇气大振

3、,自信大增。不要认为有恶行的孩子就一定是坏孩子,应该认为是好孩子偶尔说谎,并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改正,这样,孩子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孩子也可以跟小豆豆一样增加自信。孩子要和朋友去玩,妈妈交待“可以去,但是5点一定要回来”,然后送他出门。可是,5点了孩子却没有回来,超过了约定时间20分钟后,孩子才回到家。有不少母亲会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责备孩子不守约定。“说好5点回家,就应该准时回家!下次再不守约定就不准出去玩。”“为什么不遵守约定,说好5点回来就要5点回来,老是说谎怎么成为有信用的人!”其实妈妈

4、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仔细想想,“不可以不守约定”、“说谎不能成为有信用的人”,这不需要叮咛孩子也知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一天到晚唠叨,如何健全亲子关系?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如何才能遵守约定,这才是父母应该提出建议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很清楚地知道“5点要回家”,可是玩过头就忘了。而迟归后母亲关于不守约定的斥责,并不能使孩子学到任何道理。应该提出建议让孩子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回家,这才是教育。因此,当孩子比约定时间迟归,不要指责孩子不守约定。要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才能遵守约定,让孩子戴5点钟会鸣叫的手表出去

5、玩,或说“五点钟妈妈去接你”也可以,或者告诉孩子:“下次去朋友家玩,如果约定的时间不能回来,要打电话跟妈妈说。”教孩子一些具体的方法。人之初,性本善。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好孩子,并没有绝对的坏孩子存在。没有本来就爱说谎的孩子,只是好孩子偶尔撒撒谎、恶作剧一下。以黑柳彻子的情况来说,调皮未必就是坏孩子,应该说是好孩子偶尔顽皮一下,假使孩子说谎,并不表示他就是坏孩子。所以,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说谎而责骂他是坏孩子。好孩子的行为不一定完全都是好的,偶尔也会有说谎的坏行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大人是冤枉了孩子,弄清这

6、一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情况,有利于我们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一般情况下,幼儿说谎可能会有以下的原因。(一)无意识地说谎孩子对感知过的事物记忆不清或时间概念不准;处于爱夸耀年龄,把内心的渴望和幻想当作现实;自我控制能力差,难于言行一致;不知“说谎”不对,为了取悦别人。如果是以上的情况,身为父母的你,千万要淡化处理,不要过分紧张、认为孩子学坏,或是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教育孩子,要帮助孩子分析、澄清事实,避免由无意识说谎演变为有意识说谎。(二)有意识地说谎孩子做错了事,怕受惩罚,是自我保护的反应;为得到某种好处

7、或关注,因害怕得不到或被拒绝。这个时候,你要仔细地分析原因,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耐心讲明道理,注意发现和纠正孩子的第一次有意识说谎。这样才会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如果你发现孩子有有意识地说谎的情况,也要从自身检讨一下,看看是不是在你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你并未察觉的问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千万不要让成人的不良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你要做孩子们诚实正直的表率。父母的行动对孩子来说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指父母)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

8、童的时候,才是执行教育工作。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有的家长明明看见自己的孩子先动手打了别人的孩子,反而说别人的孩子先动的手。实际上,这位家长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做出错误的判断。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孩子啊,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