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

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

ID:37205418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9

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_第1页
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_第2页
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_第3页
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_第4页
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儿童立场出发 追寻教育的本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儿童立场出发追寻真的语文课堂——“研究学,改进教”的一些思考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教研室雷秋带历经“千万次地问”之后,才发现教育的健康发展,根本在于回归学生,最好的教学必须是适合学生的。在这一目标指导下,语文课堂无论如何改革,如何创新,“从儿童立场出发”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应基于儿童立场,关注儿童学习特点,从学生的真实学情出发,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使课堂展现其应有的本色和魅力。这样的课堂才会是精彩的,教师的教才会是快乐的。那么,“真”的语文课堂是怎样的?一、观念上要变——由重“教师的教”走向重“学生的学”审视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处于强势的位

2、置,学生必然弱势,一节课几个学生偶尔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大多学生不曾说过一句,写过一句,只是干坐一边,成了旁观者,本该参与的学习活动没能参与,所学甚少,课堂有效性难于保证。“老师讲得越多学生懂得就越多”这种观念一定要转变,教师要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乐学”。1.思考学生的兴趣特点。学生的兴趣特点是什么?一个词:喜新厌旧。人的大脑都渴望新的刺激,大脑的刺激越多越灵光,当然不要超越极限。新的、有挑战的、有难度的刺激到了大脑皮层,大脑细胞就活跃起来。太简单的刺激,没有难度的东西

3、,大脑觉得你把它当弱智了,逗一次没关系,天天这样逗,学生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你的水平太差,没有深度。相反,每一节课你都能拿新的知识教给他,学生就乐意跟你学,而且学得乐此不疲。根据这个特点,我们的教学要想办法给学生一些新的信息、有挑战的刺激,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共有13个生字,这些生字如果我们平均用力逐个进行教学,不仅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充分挖掘这些生字之间的联系,发现它们在音形义上的异同,帮助我们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威”和“武”这两个字学生容易混淆用错,如何让学生记住它们

4、呢?我们发现,“武”字是弋字部,汉字中这一部首的字不多,只有“式、试、弎、贰、代、袋、贷”等这几个,而“威”是戈字部,戈字部的字较多:划、绒、戎、戏、戒、或、战、减、盏、载、载……,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两个部首各表示什么意思?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有哪些?让学生记住弋字部少数的几个字,其他的大多是戈字部,总结辨析形近字的规律,学生识记起来会更方便,印象会更深刻,不仅掌握了这“一个”,而且认识了一大串,这一串中有学生可能刚接触的生字,有些是已经学过的,有些可能是还没要求学的,这就给学生大脑新的刺激,使知识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有效激发了学

5、生的识字兴趣。2.思考学生的原有经验。作战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上课也是如此。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懂了什么?不懂的是什么?我们考虑得较少,没有找准学习的起点,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没有体现不懂到懂或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所以,课前要了解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出发,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求未知,获得提高。如《普罗米修斯》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大致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普罗米修斯被“锁”之痛、被“啄”之痛,知道她具有勇敢的献身精神。而对普罗米修斯具有勇敢的献身精神体会得不够深刻,也不

6、知道应该抓住哪些语句体会;对于神话故事的魅力学生自身也不能感受得到,普罗米修斯的心情也感悟不深。对于“普罗米修斯是怎么获救的?这些神话故事是怎样想象到?神话故事为什么这么神奇?”学生比较感兴趣。为此,本课的教学起点为:让学生通过揣摩“死死地”、“日夜遭受”、“锁”、“啄”“、尖利”、“没有尽头”这几个词语,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巨大痛苦,感悟普罗米修斯的心情,体会他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及作者准确表达的效果,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要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了解神话故事夸张、拟人、想象丰富的特点,激发进一步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备课时,我们要静下心来,反复叩

7、问自己:通过学习,学生到底收获到了什么?哪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最感兴趣?提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会从哪几个角度思考?哪一点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应该如何着手解决?只有考虑了这样的学情,你的教学才会具有针对性,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才能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学生一旦有这样的感觉,又何愁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呢?二、内容上要变——由“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上好课的前提是深钻教材,一位名师说过:这法那法钻不透教材就没有法。一个老师对教材理解得有多深,他的课堂就能走多远。这里道出了解析教材的重要性。当前的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存在着为教课

8、文而教课文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地增强教材的解读能力,自觉自愿地成为一名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