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ID:37206085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_第1页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_第2页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_第3页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_第4页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7山谷中的谜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7.山谷的谜底【教材分析】《山谷中的谜底》,恐怕是苏教版教材中思想性最独特的一篇文章。作者饱蘸着哲理的深思,通过对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的描述,教育学生在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时,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通过适当的自我调节,通过暂时的“弯曲”来保全自己。【学习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本课4个生字,理解新词“抗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绿线内的只识不写)。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

2、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字词句的训练。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资料链接】雪松(学名:Cedrusdeodara(Roxb.)G.Don)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

3、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栽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预习导入】一、看拼音写词语kuíwújiānzhēnzhàngpéngzhīyācuīhuǐ()()()()()tǐngbáfǎnwánhǎowúsǔncāngcuì()(弹)()()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但有时也需要,作出适当的,以求的机会。2.确实,有时弯曲不是,而是。【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个别读:山谷中的谜底。(读出不同的感受,渗透情感和朗读的训练。)2.读了课题,你想知

4、道什么?(估计学生的问题:这是哪个山谷?迷是什么?谜底是什么?怎样揭开的?)(“疑,思之始,学之端”,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出示初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自读课文。A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达到正确、流利。B思考刚才提的问题(这是哪个山谷?迷是什么?谜底是什么?怎样揭开的?)。2.巡视学习情况,相机解决问题。(指导同位交流预习情况)三、检查初读情况——组织交流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正音,记忆。2.指名逐节朗读,相机指导读好长句,纠正字音。3.组织交流词语理解。重点交流

5、:“抗争、反弹、完好无损(加拿大、魁北克)”等,着重交给理解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1.默读,根据要求给课文分段。提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山谷中的谜?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旅行者揭开了谜底?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写了什么?2.组织交流,讨论:第一段(1——2):加拿大魁北克山谷奇异的自然景观是个长期没有解开的谜。第二段(3):两个旅行者通过仔细观察揭开了这个谜底。第三段(4——6):写了两个旅行者的对话。(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6、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五、组织质疑: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内容吗?(指导:可以针对句子或段落。把重点问题留到下节课再研究。)(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我让学生继续提出不懂的地

7、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帮助确定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当堂训练】山谷里有一个什么秘密?它的谜底是什么?【巩固练习】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yāchā)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反弹(tándàn)过来,雪松依旧保持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1、这段话选自______,这篇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__"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从这段话中

8、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并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5、你想夸夸雪松吗?试试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雪松独特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3.联系生活实际,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