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三国鼎立

18、三国鼎立

ID:37206190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18、三国鼎立_第1页
18、三国鼎立_第2页
18、三国鼎立_第3页
资源描述:

《18、三国鼎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四章(课)第18节三国鼎立第1课时总第18个教案主备人:黄霞审核人: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过程、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曹操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教学重点官

2、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具学具挂图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预习交流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演义》,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第18课,就可以找到答案。二、出示预习题生阅读全文1、通过下列表格,你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争名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

3、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2、能简要叙述两次战争的故事。3、说出本课涉及的成语故事有哪些?4、三国鼎立形势表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魏学生回答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生自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蜀吴5、三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6、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有何意义?交流质疑、点拨提高一、背诵知识点二、难点突破:1、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分析其原因。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胜的原因: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②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③曹操善于用人,战略战术正确

4、。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①曹军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满;②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③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2、读三国鼎立形势图,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有人说曹操是:“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曹操呢?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

5、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教师强调: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要联系前面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学生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并思考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教师引导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6、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迹一分为二的去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检测反馈见《当堂反馈》课堂评价小结课后作业完成《当》余下作业背诵本课知识点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