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

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

ID:37206954

大小:47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5-19

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_第1页
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_第2页
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_第3页
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_第4页
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古典人文学到新兴人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十三學年度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劃從古典人文學到新興人文學前言:近現代全球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發展,先是在實證精神的主導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前半期),全力追求客觀與符合「科學精神」的真相研究,後則遂有二十世紀下半葉以計量方法為圭臬之社會科學風靡人文科學之階段。然則過去數十年間舉世學界風氣丕變之一,卻源於對此(主要是西方)求知蹊徑之深沈反思。然而晚近十多年來,不論是因物極而反之作用,或遇窮而變的道理,至少西半球的人文學界,漸漸出現了一些新一波的變化。一則是文化解構(culturaldeconstruction)說,局部支解也挑戰了過去百年來各式各樣在功能論與結構

2、主義(functionalapproachandstructuralism)上所發現、建構或重建的現實世界(constructedorreconstructedreality),有關文化論述(culturaldiscourse)與各種表述、再現的探討(representationalstudies),乃甚囂其上。另一方面,源於建築美術史與逆反思潮的一股追求後殖民、後現代之風,也開始對遠溯於理性時代和啟蒙價值的西方主流歷史發展(如理性選擇、資本主義或現代化)、人文精神(如近代大革命所宣稱的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提出一些根本的質疑。遺緒所至,其於中國人文學上所造成

3、的影響,則是文史哲方面,有關文化論述、文化再現,以及種族、性別、政治與文化認同,以及詞語概念學的歷史還原等較新興之學術上的嘗試。本院未來計畫之提出,衡量起來與前述近代學風轉折之遠近背景,都脫不了干係,但細究其內容,又有一些自衍自發的「內在肌里」。此內在肌里,與晚近人文社會上講究文獻的歷史還原,人文社會大環境上的情境研究(contextualization)以及從建立事實(constructingthefacts),進而追求重建原狀(re-constructingthereality),到終而經過深刻反省,欲由語言、概念,文化上探求支解部分根本預設(de-const

4、ructingthehypothesis)的必要性。與此學術思想上的走向並行的,還有人文學上另一股潮流,重視微觀研究(micro-scopicstudies)、具體細節之追查,以及由細微之具像,商榷理論,反思假設性立場,從而調整基本研究方法,與思想方向。為了深化台灣人文學集體研究已有之成果,延伸過去中央大學跨學科研究所衍發出的關鍵性議題,同時受到晚近國內外學界相關學術議題之激揚,以中央文學院之基本成員為核心,邀集院內、國內其他相關學者,並聯合國際上卓然有成之同仁,共組人文研究與教學之國際合作研究的新興主題研究計畫。22國立中央大學人文類組評鑑資料表九十三學年度大學

5、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劃此學術團隊之成立,代表海內外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素材為研究對象之跨領域同仁,各經過漫長之努力,終漸不能滿足於近代文史哲之學術研究長期以來專注於以精神、思想、制度等範疇之研究為主要對象,而欲集結歷史、文學、人類學等學科之最新概念與嶄新研究方法,進一步由精神而延伸物質,由抽象而涵括具像,由價值、思想之形成漸及物質條件與客觀環境之作用。此一新興研究視角之展開,與晚近許多人文社會科學已見之成果走向未知之探討固有最深之關係,然與不同學科中新生之質疑(譬如精神思想之活動是否永居形上之地位,而統攝物質形下之現象)、新有之概念(譬如主觀世界之哲思力量與客觀世界

6、之物品市場之間實各有主體,而不斷互動)、新成之研究方法(如文化再現與歷史發展之間之交互檢驗,社會史與文化研究之彼此對質、不斷對話)之漸展知性實力,亦脫不了干係。文學院之中程學術發展,應奠立於過去數十年來投入研究與潛心教學之基礎上,邁向創新學術深耕與具有特色的教學設計兩方面積極努力。期於三、五年內,成為國內首屈,亞洲一流,且與國際知名人文學院並駕齊驅,時相過從,順流並進的重要學府。中央大學人文中心自九十一年起由文學院規劃為院級人文中心,以整合院內學術資源,促進中央大學人文成長為宗旨。後因故未能順利成立。九十三年八月起隨新院長熊秉真教授到任,積極推動人文中心成立事宜,

7、獲得校方全力支持,並提升規格朝校級人文中心規劃。22國立中央大學人文類組評鑑資料表九十三學年度大學校務評鑑規劃與實施計劃一、自評原則與範疇為使此份質性的自我評鑑具有可讀性與參考價值,故先將主筆原則、類組所屬範疇及其發展特色簡述如下:(一)主筆原則:1.重視在宏觀與大局中的自我定位與定性,唯其如此,方能彰顯此次評鑑在繼往與開來的階段意義。2.正視實情,並使強與弱、得與失具有辯證性的積極作用。(二)本類組所屬範疇:1.文學院七系所——中、英、法、哲、藝、歷、學成立年份∖系所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在職專班中國文學系1969年1987年1994年2003年英美語文學系1970

8、年19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