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

《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

ID:37207342

大小:588.6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_第1页
《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_第2页
《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_第3页
《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_第4页
《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砾岩与角砾岩》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砾岩与角砾岩(ConglomerateandBreecia)第五章砾岩与角砾岩第一节一般特征第二节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第三节成因分类及主要类型第四节研究方法及地质意义一、基本概念砾岩和角砾岩合称粗碎屑岩,习惯上常常把>2mm的碎屑岩称为粗碎屑岩。在岩石分类命名中,砾岩中所规定的砾石含量下限比其它碎屑岩下限(50%)要低,通常砾石含量>30%者,即可定名为砾岩。当砾石占岩石体积5~30%时,可以“砾质”作为前缀命名,如砾质砂(泥)岩。二、基本特征1)主要由粗大的碎屑颗粒组成,绝大部分为岩屑,可以很好地反映母岩类型;2)粒间填隙物

2、质与砂岩相比,杂基的粒度上限有所增加,通常为砂、粉砂、粘土物质。3)常见大型斜层理及递变层理,有时因层理不明显而显块状;砾石排列往往具有一定的方向性。4)一般搬运距离比较近,是推断陆源区位置和性质最可靠的直接资料。云南上二叠统砾岩第一节一般特征根据砾石圆度、大小、成分,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及成因等进行分类。一、根据砾石的圆度分类1.砾岩:圆状、次圆状砾石含量大于50%2.角砾岩:棱角状、次棱角状砾石含量大于50%二、根据砾石的大小分类1.细砾岩:砾径2~10mm;2.中砾岩:砾径10~100mm;3.粗砾岩:砾径100~1000mm

3、;4.巨砾岩:砾径大于1000mm。砾岩、角砾岩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泥砂杂基,Folk把砾石或角砾含量大于30%、泥砂杂基小于70%的岩石称为砾岩或角砾岩,而把砾石(角砾)含量为5%~30%的岩石称为砾质砂岩或砾质泥岩。第二节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三、根据砾石成分分类按砾石成分把砾岩划分为两大类:A单成分砾岩和角砾岩:同种砾石含量占70%以上;B复成分砾岩和角砾岩:各种砾石含量都不超过50%。四、根据砾岩在地层剖面中的位置分类A底砾岩:位于海侵层位的最底部,分布于侵蚀面上,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为海进开始阶段的产物。B层间砾岩:

4、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之间,它的存在并不代表侵蚀间断,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沉积。C层内砾岩:该岩层在准同生期尚处在半固结状态时,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砾石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而成的砾岩。第二节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1975年佩蒂庄提出了一个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该分类即考虑了成因,又考虑到岩石特征,比较全面。第二节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一、滨岸砾岩—近岸角砾岩主要形成于海或湖滨岸地带,由河流搬运的砾石沿海(湖)岸,经波浪作用长期改造而成。特点:成分单一,多以稳定成分的砾石(石英、石英岩、燧石)为主,砾石的分选性好,磨圆度高,砾石平均粒径一般小于2

5、5cm。砾石长轴(A轴)多数平行海(湖)岸线分布,最大扁平面(AB面)向海(湖)倾斜,倾角7~8o,最大不超过13o,砾石倾斜方向与斜层理的细层总倾向一致。成层性好,分布稳定。近岸角砾岩是当岸边岩石崩塌后尚未经受改造而迅速被埋藏形成。它常呈透镜状产出,其特征是分选性很差,碎屑呈棱角状,但角砾成分单一,而且其母岩为近处基岩。第三节成因分类及主要类型二、河成砾岩常见于山区河流中,多位于河床沉积的最底部,砾石成分复杂,由于搬运不远故不稳定组分依然存在。分选较差。砾石最大扁平面倾向河流的上游,呈叠瓦状排列,倾角15~30o,随水流速度变

6、化,其倾斜方向与斜层理的细层倾向相反,砾石长轴垂直水流方向,但近岸处多与河岸平行。整个河成砾岩的横断面常呈不等厚的透镜体,底界面是一个不平坦的冲刷面,砾岩的岩性横向变化大。第三节成因分类及主要类型三、洪积砾岩由洪流流出山间峡谷进入平原时,流速骤减,致使带出碎屑物质快速堆积而成。特点:常沿山麓分布,厚度巨大,可达几千米。砾石较粗大含较多中砾、甚至粗砾级砾石,分选很差,磨圆度低,基质成分与砾石成分相似。由暂时性水流形成的洪积砾岩多沿山麓成扇群分布,与砂岩一起形成巨厚层,有时厚达千米以上,长可达几百千米。平原河流形成的砾岩往往厚度小,平

7、面上呈鞋带状延伸,横断面呈透镜状。第三节成因分类及主要类型四、冰川角砾岩特点:成分复杂,常见新鲜不稳定组分;分选极不好,大砾石和泥砂混杂,直方图上呈现多峰;砾石多呈棱角状,砾石长轴近于平行当时的冰流方向,砾石扁平面排列无一定规则,倾角可达40°,甚至直立。砾石主要来自下伏基岩,常见新鲜的不稳定组分。砾石形状奇特,形成所谓五角砾石或熨斗状砾石,表面有“丁”字形擦痕。层理不清,常呈块状,砾石排列极为紊乱。第三节成因分类及主要类型五、滑塌角砾岩在地形陡峻地区的边界地带,常由某种地质营力作用发生崩塌,或沿斜坡发生地滑,从而形成滑塌角砾岩

8、。可形成于陆上,也可形成于水下。特点:棱角状角砾和磨圆砾石可同时存在,分选性很差,厚度变化大,常呈透镜状岩体产出。第三节成因分类及主要类型六、岩溶角砾岩形成与下伏物质(如膏盐岩)溶解以及上覆地层的坍塌作用有关,常在地下水活动的石灰岩发育,可见到溶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