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

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

ID:37207646

大小:20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9

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2015初二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检测卷第一部分(28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①(dì)听②祈dǎo③相(yìng)_成趣④jiàn赏2.下面关于沧浪亭的导游解说词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填入下表并改正。(4分)在生命的旅途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让人感觉到无限的温磬。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注视着我们前行;那是一个个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举丧时的一丝慰籍,是喧嚣时的一份静密,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是迷茫中的一盏灯……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①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②,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霜

2、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④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⑤⑥4.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B.C.D.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6.修改病句。(2分)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B.C.D.8.综合实践活动。(4分)下列不属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人物是谁?()(1分)A.冬妮娅B.达雅C.卓娅D.丽达15第二部分(42分)阅读《过零丁洋》一诗,完成6-7题。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3、照汗青。6.诗中“干戈”和“汗青”分别指代▲、▲。(3分)7.“山河破碎风飘絮”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说明。(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8-11题。玄石戒酒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

4、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阅①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②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注】①阅:经历。②爵:喝酒用的器具。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昔者玄石好酒(喜欢)B.三日而后释(解除)C.吾不敢复饮矣(再)D.忘其故(原因)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为酒困[译]▲15②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译]▲10.玄石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其性格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从玄石戒酒的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都市精灵》中的语段,完成12-13题。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现在,在北京,连

6、乌鸦都久违了。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12.第一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现乌鸦是“旁观者”这一特点的?(3分)【答】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二段中作者写几十年前所见北京乌鸦的生活情形有什么用意?(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