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

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

ID:37208352

大小:45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9

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_第1页
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_第2页
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_第3页
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_第4页
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山东文科综合高考真题【解析】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1、C  2、A【解析】试题分析:1、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

2、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C对。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B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D错。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造成了土地资源荒芜、浪费,A对。无人耕种,不能带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B错。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C错。迁出的多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留守的是老年人口,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错。【考点定位】本题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近年农村出现的空心化现象,考查农村与城市景观、特征方面的差别。本题关键是无人住、无人种。人去哪了?为什么呢?农村土地面积广,自然景观丰富,环境质量好。城市人类活动集中,

3、对自然改造、破坏的多,住房紧张等问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收入差距大,导致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留守的老人、儿童无力耕作土地,导致望到闲置、土地荒废,进而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完成3-4题。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A、8:00    B、12:00     C、14:00     D、18:00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

4、业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答案】3、A    4、D【解析】试题分析:3、根据材料,不少人在城郊居住,在城市中心工作,造成“钟摆”交通现象,图中拥挤路段并不在城市中心区,分布在环线与放射线交汇处,进城放射线路的右侧车道。所以最可能是早晨8:00进城上班时间,B对。其它时间段12:00或1 4:00车流集中程度低,不易拥堵,B、C错。18:00应是出城的右侧车流拥堵可能性大,D错。4、北京城市中心区是商务区,不是人口主要分布区,A错。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人口流动性可能更强,不能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B错。优化城市中

5、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入,不能缓解“钟摆”交通现象,C错。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可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迁出,缓解“钟摆”交通现象,D对。【考点定位】通过分析城郊之间的“钟摆”交通现象的成因,考查城市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名师点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地价高,导致居民选择地价较低的郊区居住。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上班族每点钟摆式的流动,必然加大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做题关键是读图,图中要注意到交通拥挤路段在道路哪侧。在什么时间。根据右行原则,可以判断出拥堵的原因。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解决措施。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

6、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5、C   6、D【解析】试题分析:5、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

7、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C对。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D错。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A错。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