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

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

ID:37208696

大小:59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9

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_第1页
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_第2页
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_第3页
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_第4页
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数形结合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形结合思想(前置作业)【考情分析】在高考题中,数形结合的题目主要出现在函数、导数、解析几何及不等式最值等综合性题目上,把图象作为工具、载体,以此寻求解题思路或制定解题方案,真正体现数形结合的简捷、灵活特点的多是填空小题。在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寻求解题途径,制定解题方案,养成数形结合的习惯,解题先想图,以图助解题。用好数形结合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形结合千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巧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起到事

2、半功倍的效果,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知识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应注意以下数与形的转化: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的问题常有以下几种:(1)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2)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方程根的范围;(3)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量与量之间的大小关系;(4)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和证明不等式;(5)构建立体几何模型研究代数问题;(6)构建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模型研究最值问题;(7)构建方程模型,求根的个数;(8)研究图形的形状

3、、位置关系、性质等.【常见方法】(1)解析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引进坐标将几何图形变换为坐标间的代数关系。(2)三角法:将几何问题与三角形沟通,运用三角代数知识获得探求结合的途径。(3)向量法:将几何图形向量化,运用向量运算解决几何中的平角、垂直、夹角、距离等问题。把抽象的几何推理化为代数运算。特别是空间向量法使解决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夹角、距离等问题变得有章可循。【常见的转换】(1)方程或不等式问题常可以转化为两个图象的交点位置关系的问题,并借助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相关

4、的问题。(2)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关系及模的性质来寻求代数式性质。(3)构造几何模型。通过代数式的结构分析,构造出符合代数式的几何图形,如将与正方形的面积互化,将与体积互化,将与勾股定理沟通等等。(4)利用解析几何中的曲线与方程的关系,重要的公式(如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截距)、定义等来寻求代数式的图形背景及有关性质。【基础训练】1.设集合M={x

5、(x+3)(x―2)<0},N={x

6、1≤x≤3},则M∩N=[1,2)2.若关于的方程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3.已知函数

7、,数列满足,且数列是递增数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4.在中,若,则面积的最大值为.5.若,则按其从小到大排列为:c<b<a6.已知,A(1,3)、B(-1,6),过原点的直线l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l的斜率范围为.答案:数形结合思想(经典例题)题型1:集合与函数、不等式问题例1.(2011广东理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区域D由不等式组给定.若M(x,y)为D上动点,点A的坐标为(,1).则的最大值为4解析:如图,区域D为四边形OABC及其内部区域,例2.例2.在中,已知,,,为线段上的点,且,则

8、的最大值为.[来源:学+科+网]以C为原点,CA为x轴,CB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P点坐标为(x,y),点P在线段AB上,由题型2:导数问题例3.已知函数.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例4.NMPFEDCBA(第4题图)如图,是正方形空地,边长为,电源在点处,点到边,距离分别为,.某广告公司计划在此空地上竖一块长方形液晶广告屏幕,.线段必须过点,端点分别在边,上,设,液晶广告屏幕的面积为.(Ⅰ)用的代数式表示;(Ⅱ)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及该函数的定义域;(Ⅲ)当取何值时,液晶广告屏幕的面积最小?

9、解:(1).(2).∵,∴.∴.定义域为.(3)=,令,得(舍),.当时,关于为减函数;当时,关于为增函数;∴当时,取得最小值.答:当AN长为m时,液晶广告屏幕的面积最小.题型3:平面几何问题例5.已知直线l:kx-y+1+2k=0.(1)求证:直线l过定点;(2)若直线l交x轴负半轴于点A,交y正半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S,试求S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直线l的方程.(1)证明:由已知得k(x+2)+(1-y)=0,∴无论k取何值,直线过定点(-2,1).(2)解:令y=0得A点坐标为,令x=0得

10、B点坐标为(0,2k+1)(k>0),∴S△AOB=

11、2k+1

12、=(2k+1)=≥(4+4)=4.当且仅当4k=,即k=时取等号.即△AO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x-y+1+1=0,即x-2y+4=0.。例6.已知A={(x,y)

13、

14、x

15、≤1,

16、y

17、≤1},B={(x,y)

18、(x–)2+(y–)2≤1,∈R},若A∩B≠,则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如图,集合A所表示的点为正方形PQRS的内部及其边界,集合B所表示的点为以C(,)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的内部及其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