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ID:37209871

大小:2.85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19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1页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2页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3页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4页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我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签名:日期I竺!蛰!!i

2、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医科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问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

3、位属中国医科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且导师为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单位亦署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内容除外),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中墅堕塑苎一,IFhit蛋白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刖磊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总癌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发

4、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对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诊断和评价其预后,更有助于进一步探索通过拮抗某些促肿瘤生长机制的肿瘤治疗新途径。人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新的,在肿瘤初期甚至在癌前期就有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基因)可能就属于这种基因BJ。FHIT基因的改变和蛋白表达的减少或缺失在多种人类肿瘤和肿瘤来源的细胞系中发现,包括食管癌¨』、胃癌¨1、结肠癌∞j、肺癌¨j、肝癌"j、头颈部恶性肿瘤哺。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Fhit蛋白和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

5、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癌形成中的作用。目的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和PC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其中分泌期宫内膜9例,增生期宫内膜11例)、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57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和PCNA的表达。·l·结果判定:Fhit蛋白表达的标准:高倍镜下综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进行半定量测定,主要为胞浆染色。染色强度评分标准:不着色0分;黄色1分;棕黄色2分;黄褐色3分。阳

6、性细胞所占比例评分标准:每例切片随机选取肿瘤细胞密集的5个高倍镜(400×)视野,每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数,取均值,以“%”表示。无阳性细胞者记为O分,阳性细胞数≤10%者1分;1l%~50%者2分;51%~75%者3分;>75%者4分。两种评分相乘,>12记为阳性(+)。PCNA表达的标准: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在400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PCNA标记指数PI(PCNALabelingIndex)=总阳性细胞数/500X100%,P1350%为高增殖(HI),<50%为低增殖(LI)。结果1

7、.Fhit蛋自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0/20)、6/9和54.39%(31/57)。其中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表达明显降低,P=0.000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非典型增生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23;非典型增生与子宫内膜腺癌相比表达相对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0。2.Fhit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57例子宫内膜腺癌中,Fhit蛋白表达阳性者31例,阳性率为54.3

8、9%。高分化腺癌阳性率为75%(15/20),中分化腺癌阳性率为50%(11/22),低分化腺癌阳性率为33.33%(5/15)。其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9;高分化腺癌与中分化腺癌问及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96和P=0.500。手术一病理分期为I~Ⅱ期阳性率为63.41%(26/41),III~Ⅳ期阳性率为31.25%(5/16)。随着分期的提高,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肌层浸润≤1/2者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1.51%(17/33),>

9、1/2者阳性率为60%(1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