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

ID:37212652

大小:284.7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_第1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_第2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_第3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_第4页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高考政治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理知识体系明目标学法1.结合具体现象,明确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2.明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社会中的作用。3.理解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4.理解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掌握科技创新对提升综合国力的影响。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系统知识—学扎实]1.理清——文化的含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3)形式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

2、艺术等。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4)图示法直观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2.把握——文化的特点角度特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与人类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与人类个体文化是一种素养①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

3、享用文化文化与物质载体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细解题点—考清楚]以网络热词为载体,考查文化的特点[典例] (2014·江苏高考)“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A.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D.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解析] 由题干中“

4、最早是军事用语”“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关键信息可知,文化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不选。[答案] A[方法技巧] 文化三个特点的判别方法特点侧重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是非自然的文化是一种素养侧重于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针对的是文化的存在和传播[过关训练—练全面]1.“石墙黛瓦、又见炊烟”,是千年古村落的历史韵味,更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乡愁寄托。广义上讲,乡愁是从自身非居住地和非经历的事物中获得的一种文化感受、文化启迪或文化认同感,是一种具有亲切感的精

5、神情感。由此可见,乡愁(  )①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活动 ②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③根源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④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 由乡愁的含义可知,乡愁属于文化,乡愁是一种文化感受,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①④正确,②错误;③说法错误,文化源于实践,而不是源于人们的主观需要,排除。2.立冬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农谚云:“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瓮”“立了冬,耧再摇,种一葫芦打两瓢”。这都是人们对农事活动的总结

6、,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很有作用。这说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C.文化现象伴随人类始终D.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解析:选A 文化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农谚“是人们对农事活动的总结,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很有作用”,体现了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故选A项;B、C、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3.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说明(  )①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

7、个领域 ②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A.①④         B.②④C.②③D.①③解析:选B 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民间渔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③错误。考点二 文化的作用[系统知识—学扎实]1.认识——文化的实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

8、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