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ID:37214592

大小:2.9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_第4页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灌溉排水学报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JournalofIrrigationandDrainage文章编号:1672-3317(2015)10-0096-06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刘义国,位国峰,商健,林琪(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9)摘要:为了探究适宜的冬小麦滴灌量,以冬小麦“青麦7号”为材料,设置不灌水(CK1)、传统灌溉方式漫灌(CK2)、滴1水(W1)、滴2水(W2)、滴3水(W3)、滴4水(W4)和滴5水(W5)共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

2、影响。结果表明,W3、W4和W5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W1和W2处理不能显著提高保护性酶的活性,在乳熟期增加1次滴灌的W5处理在成熟期表现出“贪青晚熟”现象。所以,枯水年滴灌120mm(W4),在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滴灌,每次30mm;平水年滴灌90mm(W3),在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滴灌,每次30mm,可以有效地缓解冬小麦叶片的衰老,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显著增加籽粒产量,为最佳的滴灌灌溉量。关键词:滴灌量;冬小麦;衰老特性;旗叶

3、;产量中图分类号:S275.6文献标志码:Adoi:10.13522/j.cnki.ggps.2015.10.021刘义国,位国峰,商健,等.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5,34(10):96-101.0引言华北平原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其小麦全生育期内降雨量一般不足200mm,其中一部分还是不能被作[1]物利用的无效降雨,降雨仅能供给冬小麦总耗水的25%~30%,难以满足其生长需求。然而水分胁迫是[2-4]造成小麦早衰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水分亏缺会造细胞功能破坏,细胞代谢紊乱,小麦叶片中SOD、CAT活

4、性降低,造成叶片衰老加剧;小麦生育期补灌2次(拔节水和灌浆水)将会在灌浆的后期延缓了叶绿素的下降,降低了旗叶丙二醛,增加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了旗叶的后期衰老,继续增加补灌次数,无明显抑制小麦衰老现象。目前对于滴灌条件下冬小麦旗叶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旗叶衰老、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深入探索,以探索小麦适宜滴灌量,从而为滴灌技术在华北平原半湿润易旱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1年10月—2013年6月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试验

5、基地进行。试验地位于北纬36°16′,东经120°04′,前茬为玉米,土壤为砂姜黑土。2011—2012年度小麦生长季播种前试验田0~20cm土壤含有机质质量分数为1.47%,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98.4、19.64、125.33mg/kg,pH值为6.78。播种前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层的土壤田间持水率分别为24.98%、25.47%、24.23%、24.56%和25.53%,土壤体积质收稿日期:2015-02-03基金项目:山东省旱地作物水分高效利用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资金;山东省小麦玉米周年

6、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资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9-03);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作者简介:刘义国(1979-),男,山东临朐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E-mail:yiguoliu@163.com通讯作者:林琪(1957-),男,山东乳山人。教授,主要从事小麦栽培与育种研究。E-mail:qlin@qau.edu.cn96量分别为1.54、1.52、1.51、1.55和1.59g/cm3,相对含水率分别为为63.89%、60.31%、53.64%、69.36%和74.63%。2012—2013年度

7、小麦生长季播种前试验田0~20cm土壤含有机质质量分数为1.50%,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114.6、24.17、138.06mg/kg,pH值为6.79。播种前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层的土壤田间持水率分别为25.14%、25.26%、24.78%、25.01%和25.18%,土壤体积质量分别为1.53、1.55、1.58、1.57和1.58g/cm3,相对含水率为65.47%、63.73%、60.24%、67.38%和72.55%。图1为试验地2011—2013年冬小麦生长季降雨量。2011—20

8、12年度小麦生长期降雨量为164.7mm,为枯水年;2012—2013年度小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