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ID:37215044

大小:458.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9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铜陵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5小题)1.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无子番茄的培育过程中,生长素诱发了可遗传变异B.苹果果实的发育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具有一定配比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对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D.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能增加其纤维长度2.如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

2、的一组是(  )A.a与bB.c与dC.a与eD.c与e3.生长素和赤霉素均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作用原理相同B.“X”表示的是促进作用C.植物生长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D.欲证明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至少需设置4组实验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性成熟的早晚对动物出生率大小有重要影响B.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速率C.各种生物的种群性别比率均为1∶1D.种群密度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

3、统计值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13年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6.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

4、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7.下图中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增长曲线,c为b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中,增长率越来越大B.在t时刻,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C.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D.c表示的种群增长速率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8.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

5、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C.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9.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第4年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8年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第16年到第20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呈“J”

6、型曲线增长10.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11.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7、)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12.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甲表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的是捕食、竞争关系D.图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13.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凤尾竹竹林中竹子高低错

8、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有分层现象 ②高山上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森林群落有垂直分层现象,草原群落中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④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水平结构上的分布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4.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