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

ID:37221275

大小:302.6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9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阶段十二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课时3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含解析)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3 英国的制度创新考纲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2)责任内阁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完善。素养解读时空观念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8世纪中期英国内阁制度的形成,认识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发展的历程。历史解释(1)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掌握实权,权力至高无上,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创新的开始。(2)在英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史料实证运用考古文献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

2、印证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特点、英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理解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考点一 《权利法案》的颁布1.背景(1)渊源(2)前提:1640~1688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后,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2.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3.影响(1)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2)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英王“统而不治”《权利法

3、案》颁布后,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考点二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2)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2.特点(1)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2)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3.发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

4、制的发展,议会选举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责任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制度之一,而内阁集体负责制则是内阁责任制中使内阁(政府)团结一致面对国王、议会和人民的重要机制。内阁集体负责制加强了首相的政治权利,因为它强调内阁制政府的集体本质特征而不强调内阁成员个人负责。    考点三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2.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首相实际上是国家最高行政首长。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4.首相掌握行政权和

5、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史者观点]对“光荣革命”的评价它(光荣革命)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核心论点:(1)从形式上看,“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上看,“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2)“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漫画解史]议会权力大于国王核心论点:由于议会掌握着立法权,因此,议会取代

6、国王成为权力中心,代表着近代西方社会的民主发展趋势——以法治取代“人治”。[构图解史]责任内阁制的运转信息提取: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探究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及特点『考题例证』【典例】(2016·课标全国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

7、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 B点评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的特点,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审题解题关键是从议会内两个党派之争思考其蕴含的本质特点。解题据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在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史论链接』角度1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中的三个转移及特点(1)“三个转移”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8、(《权利法案》颁布)。②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责任制内阁形成)。③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议会改革),并下移到全体公民。(2)四大特点①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