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

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

ID:37221684

大小:3.40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5-19

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_第1页
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_第2页
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_第3页
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_第4页
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秦岭构造带旬阳神河一带地质构造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秦岭造山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主要是古生代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联合作用的结果,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以及构造单元的划分尚存在较多分歧。对秦岭造山带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尚需深化的方面。研究区位于武当陆块西侧的早古生代南秦岭旬阳盆地内,南、北两侧分别为牛山.平利地块与小磨岭地块,古生代处于扬子地台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地层区划属华南地层大区秦岭地层区迭部.旬阳地层分区牛山地层小区。通过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陕西旬阳一白河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历经两年多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在收集大量野外及室内地质资料与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结合该区各种构

2、造形迹及其空间的展布方式、时间方面的演化序列,从而描述研究区的地质构造特征。研究区主要由郧西群和耀岭河群组成的过渡性基底和由古生界组成的沉积盖层组成。其过渡性基底由晚元古代耀岭河组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及沉凝灰岩构成。盖层由平行不整合于过渡性基底之上的下寒武统一中泥盆统碳酸盐岩.碎屑岩系构成。区内主要出露有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及晚古生代泥盆系,发育一套浅变质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地层构造变形较强但变质程度较弱。通过两年多野外地质调查和各种构造要素产状的收集,并经过室内的赤平投影,确定了研究区逆冲推覆体制下形成的轴面劈理的优势产

3、状为2302390,挤压体制下形成的褶皱两翼的优势产状为2702330和1920./460;晚期脆性断层面的优势产状为2lo么470和1850么380。本区地层总体的构造线呈北西西.东西向,面理的置换大致经历了三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褶皱以顺层掩卧褶皱为代表;逆冲推覆体制下形成的褶皱主要表现为紧闭尖棱褶皱以及区域上的不对称掩卧褶皱;挤压体制下形成的褶皱主要表现为圆柱状褶皱和区域上的一些复背向形构造。伸展体制下的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本区志留系与泥盆系之间的两条剥离断层以及韧性剪切带,包括一些S.C组构、拉伸线理、旋转碎斑构造等。逆冲推覆体制下的断

4、裂构造主要表现为一些推覆构造。挤压体制下的断裂构造丰要表现为区域上的一些高角度韧性逆断层。晚期脆性发展体制下的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区域上的脆性断裂。结合前人对南秦岭构造演化研究的成果,将本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前印支期的伸展体制阶段;印支期的逆冲推覆一褶皱造山阶段;印支.燕山期的南北向挤压体制阶段;中生代后期到新生代的脆性发展阶段。关键词:南秦岭;旬阳;地质构造特征;面理:褶皱;断裂:构造样式;地质构造发展史AbstractTheformationoftheQinlingorogenybelt.experiencedanendle

5、ssgeologicalperiodanditwastheresultofcombinedactionbetweentheNorthChinaplateandYangtzeplate.TherearealotofdivergencesabouttectonicevolutionandstructuralunitdivisionoftheQinlingorogenybelt.Sothestudywilldevelopinthefuture.TheresearcharealiesinXunyangbasinwhichlocatinginthew

6、esternportionofWudanglandmassandnearNiushanlandmassandPinglilandmassinthesouthandnorth.TheresearcharealocatedonthepassivecontinentalmarginofthenorthempartoftheYangtzeplate,belongingtoNiushan-Diebustratumzones.ThestructuralpositionlocatedinconnectionpositionamongJinjiling,t

7、heSouthernQiningfoldbelt,agroupoffoldsliesinsouth-eastLiufengguanandnorth-eastBaishuiriver-Bathe.By2yearsfieldsurveysforChinaGeologicalSurveys’1:5depositsexplorationandcollectinggeologicaldataaboutfieldsurveysandindooranalysisandbystudyingofStructuralfeaturesandtheirSpread

8、ingRegularityinspaceandtime,wecoulddescribethecharacteristicsofgeologicalstructureinstud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