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

ID:37226433

大小:2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魏公子列传》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句容实验高级中学高二《史记》选读导学案2主备人:侯红强审核:刘梅2014.11.3《魏公子列传》导学案仁而下士的战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前243),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因安釐王元年(前276)被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当时魏公子威名远扬,各诸侯国十余年不敢出兵伐魏。信陵君救赵存魏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攻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的计

2、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为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保障了两国的安全。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信陵君从保存魏国的目的出发、屈尊求贤、不耻下交的一系列活动,着重记写了他在这些“岩穴隐者”的鼎力相助下,不顾个人安危,不谋一己之利,挺身而出,完成“窃符救赵”的历史大业,歌颂了信陵君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思想品质。通篇洋溢着作者对信陵君的敬慕、赞叹之情。一

3、、通假字1.直上载公子上坐   同“”,译为“”2.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同“”,译为“_”3.辞决而行同“”,译为“”4.北乡自刭同“”,译为“”5.朱亥袖四十斤铁椎同“”,译为“”二、古今异义1.以公子为长者古义:      今义:年长的人2.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古义: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公子颜色愈和古义:今义:有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4.以公子退让也古义:今义:让步三、一词多义1.就2.独3.下4.辞5.无6.存7.过8.之9.以6句容实验高级中学高二《史记》选读导学案2主备人:侯红强审核:刘梅2014.11

4、.3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留车壁邺     壁:②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袖:③仁而下士下: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鼓:⑤直上载公子上坐上:(2)名词作状语①皆谦而礼交之礼:②北救赵而西却秦西:③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椎:2.动词活用(1)动词使动用法①公子从车骑从:②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屏:③北救赵而西却秦却:④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立:(2)动词为动用法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怒: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今公子有急急:(2)形容词作动词①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骄:②且公子纵轻胜轻:(3)形容词意动用法①为能急人之困急:②公子怪之怪:五、文言句式1.判

5、断句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②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釐安王异母弟也。()2.省略句①欲以()观公子。(省略宾语)②遍赞()宾客。(省略介词)③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省略宾语)④可使()击之。(省略宾语)3.倒装句(1)主谓倒装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正常语序:)(2)宾语前置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正常语序:)②何功之有哉?(正常语序:)③请救于魏。(正常语序:于魏请救)(3)定语后置而诸侯敢救者。(正常语序:)4.被动句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②而如姬最幸。()1.阅读全文,分析作者描写了信陵君哪些高尚品格?明确:品格解析礼贤下士  作

6、品一开始,首先用简洁洗练的语言,概括地介绍了信陵君的身份地位,接着突出他的性格特点,“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接着作者通过“自迎侯生”的典型例子,形象地写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之”的具体情况。急人之难救人之危  当邯郸被围,赵求救于魏,而魏王畏秦不救时,信陵君“计不独生而令赵亡”,决心“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这一切把信陵君急人之难,救人之危的品质写了出来。  当侯嬴为他策划“窃符救赵”,估计老将军晋鄙“往恐不听,必当杀之”6句容实验高级中学高二《史记》选读导学案2主备人:侯红强审核:刘梅2014.11.

7、3仁爱思想时,信陵君难过地掉下了眼泪;矫杀晋鄙后,他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这些充分表现了信陵君的仁爱之心。2.司马迁为何着重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高尚品德?明确:(1)(2)3.关于侯嬴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如何理解?明确:4.“窃符救赵”一段故事,波澜壮阔,险象环生。作者在情节设置上是如何做到的?明确:渲染紧张气氛  邯郸被围,赵国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求救,魏王惧秦威胁,“使人止晋鄙”,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设置悬念  公子力劝魏王不成,决心“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读者不禁为之担心。出人意料的是,

8、对公子以卵击石的方法侯生并不阻拦,辞行时只是说“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情节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