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

ID:37233868

大小:786.2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_第1页
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_第2页
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_第3页
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_第4页
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8月第33卷第4/5期JournalofIrrigationandDrainage文章编号:1672-3317(2014)04/05-0338-05*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罗玉峰1,付浩龙1,2,白凯华1,彭世彰1,顾宏3,熊玉江1,李江安3(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2.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武汉430010;3.江苏省高邮市水务局,江苏高邮225600)摘要:以传统淹水灌溉为对照,研究了2012—2013年高邮灌区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

2、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为3纲9目26科41种,常规灌溉为3纲9目31科47种;不同灌溉模式下,节肢动物亚群落所占丰富度比例由高到低依次均为捕食性天敌、害虫、寄生性天敌和中性昆虫;控制灌溉节肢动物群落Pielou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整体均大于常规灌溉,节肢动物群落分布均匀且变化较稳定;控制灌溉稻田中,除黑尾叶蝉外,其余主要害虫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稻丛卷叶螟数量整体上均小于常规灌溉。控制灌溉能够有效地降低害虫数量,防止害虫的爆发。关键词:节水灌溉;生态灌区;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稻田生态系统中图分类号:S27

3、5.3文献标志码:Adoi:10.13522/j.cnki.ggps.2014.04/05.072罗玉峰,付浩龙,白凯华,等.节水灌溉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4,33(4/5):338-342.控制灌溉是指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留5~25mm薄水层返青,此后各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建立水[1]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具有明显节水、增产和改善稻田环境的效[2-3]果。与传统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后稻田无水层的田间水分管理将带来其灌溉系统环境多功能性的变化,同时也会带来节肢动物各亚群落结构

4、及其动态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对有害生物群落的治理策略的制定和措施的安排。然而,利用不同灌溉模式,通过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分析水稻害虫生态治理的研究鲜见。因此,在高邮灌区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典型田块进行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分析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以期为水稻害虫的持续控制生态、减少农药用量、稻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灌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概况试验于2012—2013年在江苏省高邮灌区进行,试验区位于高邮卸甲镇周邶墩村境内。灌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日照时

5、数为2207.92h,无霜期为221.7d,降水量为984.9mm,降水日数为112d,土壤以水稻土、潮土及沼泽土为主,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长。灌区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基础设施,为实行稻田控制灌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2试验处理与方法试验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6—10月进行,设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2个处理,2个重复,且农艺措施相同,水稻品种为当地种植的镇稻99。*收稿日期:2014-03-28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25B07,2012BAD08B0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014);江苏高

6、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作者简介:罗玉峰(1977-),男,江西遂川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业水循环及水稻节水灌溉研究。E-mail:yfluo@hhu.edu.cn338由于返青期田间水层较高、水稻植株较小且节肢动物群落刚刚处于迁入阶段,故试验从分蘖前期开始调查各生育期内不同灌溉模式下典型田块节肢动物群落,具体时间如表1所示。表1不同灌溉模式下稻田各生育期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时间年份分蘖前分蘖后拔孕抽开乳熟黄熟控制灌溉7月13日7月26日8月22日9月2日9月19日10月9日2012年常规灌溉7月17日7月29日8月24日9月4日9月21日10月1

7、3日控制灌溉7月10日7月29日8月15日9月9日9月21日10月12日2013年常规灌溉7月18日8月6日8月21日9月12日9月22日10月17日调查取样采用网捕和手捕二种方法相结合。手捕法的具体步骤为:在稻田中随机选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选取9(3×3)丛水稻,捕捉时用1个四周封闭的框架将水稻植株罩住(面积约为0.50m2),然后用装有75%~85%酒精的玻璃管捕捉各类节肢动物,室内镜检分类计数。取样时保持样点至少离田埂0.8m且不同样点间隔不少于2m。网捕法的具体步骤为:用标准捕虫网每次每块田取100网(1个来回算1网复),同样将捕捉的节肢动物

8、带回室内鉴定计入种类和数量,对未知节肢动物种类的鉴定可参考文献[4-5]。[6]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可划分为捕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