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

ID:37234552

大小:465.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_第1页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_第2页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_第3页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_第4页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灌溉排水学报2015年5月第34卷第5期JournalofIrrigationandDrainage文章编号:1672-3317(2015)05-0041-05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南纪琴,王景雷,陶国通,肖俊夫,刘战东,宁东峰,秦安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2)摘要:为了维持西北旱区水土资源开发平衡,提高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针对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研究现状,重新探讨了水土资源匹配的概念,提出了水土资源匹配指数计算方法,并在分析西北旱区2010年水土资源现状的前提下,计算了

2、西北旱区各地级市及全省(自治区)水土资源匹配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数由西北干旱气候核心区向东南方向呈逐渐减小趋势,即灌溉农业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指数比雨养农业区偏大。西北旱区各地级市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以新疆吐鲁番最大,为3.08,甘肃庆阳最小,为0.02;水土资源匹配指数以新疆自治区最大,为0.56,内蒙古自治区最小,为0.18。关键词:水资源;耕地资源;匹配指数;西北旱区中图分类号:TV213;S159文献标志码:Adoi:10.13522/j.cnki.ggps.2015.05.008南纪琴,王景雷,陶国通,等.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

3、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5,34(5):41-45.[1]农业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事关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食物安全性,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之一。西北旱区地域辽阔,光、热、土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和耕地资源后备基地。该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部分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且主要集中在[2]6—8月,除了当地降雨资源外,各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也不尽相同,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不当。西北旱区内部由于降雨及水资源开采利用存在差异引起的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和西北旱区各省水土资源匹配差距尚无强有力

4、的证据,尤其是定量分析证据。为此,提出水土资源匹配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西北旱区2010年为基础,分析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期为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域概况西北旱区范围为东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界及陕西省界,西至新疆边境,北达中蒙国界,南线为新疆、青海、甘肃省界及秦岭—淮河北麓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4省的全部,陕西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及内蒙古锡林郭勒以西地区,涵盖了西北6省(自治区)的394个县(市、旗),总面积约3.69×1062,占全国国km[3-4]土面积的38.4

5、%。1.2研究方法[5][5-6]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基尼系数法和单位面积耕地所拥有的水资源量法估算水土资源匹配情况,尽管可以从整体宏观尺度研究水土资源的匹配状况,但没有充分考虑气候、区域种植结构以及灌溉利用水效率等的变化对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难以反映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潜力的时空变化,对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收稿日期:2014-12-23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29B09);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nycytx-02);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0502)作者简介:南纪琴(1983-),女,陕西延安人。助理研究员,硕

6、士,主要从事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研究。E-mail:nanjiqin2006@163.com通讯作者:王景雷(1972-),男,河南开封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节水灌溉及作物用水空间变异研究。E-mail:firiwjl@126.com41指导性不足。基于此,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过程中由于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资源,只能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水资源调度(引水、输水、配水)进行时空的优化配置,并兼顾区域农业、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将水土资源匹配指数定义为:区域耕地面积上的农业水资源量与区域耕地面积上需要的灌溉需水量的比值,结合种植结构计算区域灌溉用水量。该指数从

7、水资源供应和耕地资源的需求角度反映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程度,具体计算式为:WnηI=,(1)n[(ET)Ab]i-ERi-ESi-EPi+EFiii=1式中:I为区域水土资源匹配指数;W为区域内农业水资源量(m3);ET为第i种作物的需水量(mm),采用ni作物系数法计算,采用FAO-56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ERi为第i种作物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mm),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有效降雨量;ESi为第i种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补给量(mm);EPi为第i种作物播种(插秧)时土壤水可利用量(mm);EFi为第i种作物的附加用水量(m

8、m)(播前灌、洗碱、育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