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学案)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学案)

ID:3723477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学案)_第1页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学案)_第2页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诗宋词选修学案高二备课组“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学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学习指导:“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诗歌风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唐诗由此进入另一个相对繁盛的时期。中唐的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开拓与创新是中唐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中唐诗歌以徘徊苦闷、哀怨惆怅、凄凉感伤为基调,气象内敛。其风格或雕琢炼饰,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或崇俗尚质,追求浅切尽露的平易之风;或崇奇尚怪,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美。因此我们建

2、议:1.对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一诗,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或讨论的形式,分析这首诗是否表现了诗人的淡泊情怀,从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2.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诗的情景结合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师应该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抓住本诗以哀景写哀情的特点来解读此诗。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学生对诗歌中的凄切语气容易理解,但对“不衰飒”的抒情特征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韩愈的生平事迹及其性格特点来解读这种抒情方式。4.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怀古诗,但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理解这种寓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

3、格局以及传统的大一统思想来对诗歌进行恰当的解读。5.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邦弟妹》一诗语言浅切平易,学生借助注解及注解①的背景介绍,理解本诗的内容是没有困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6。李贺《天上谣》是一首游仙诗,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人所写的仙境,一般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要理解诗人的寄托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李贺的生平事迹以及诗中仙境和人间的对比来进行讲解。诗歌鉴赏练习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

4、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1)首联写“今日花开”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世事茫茫难自料”中的“世事”?作者为什么感到“难自料”?(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矛盾和苦闷?《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唐诗宋词选修学案高二备课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1)“时难年饥”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清人杨逢春《唐诗绎》评此诗云:“末二折到望月,一语总摄,笔有余情。”请

5、指出“余情”的内涵。(3)白居易写诗提倡浅白平易,请结合本诗做简要赏析。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篇《谏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知道你赶来一定有所打算,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西塞山怀古唐诗宋词选修学案高二备课组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副画

7、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了。  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了。白居易的诗,平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