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过度满足

别让孩子过度满足

ID:37235373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别让孩子过度满足_第1页
别让孩子过度满足_第2页
别让孩子过度满足_第3页
资源描述:

《别让孩子过度满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别让孩子“过度满足”   可怜天下父母心,总是倾其所有满足孩子。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对孩子的太多满足,已是司空见惯了。这对于孩子是好还是不好呢?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参加教育咨询,对专家说:“我这个孩子吃的、穿的、玩的,什么都不缺,而且什么都是最好的。但他还总是不快乐,经常抓着自己的头发,把头往墙上碰……”正说着,这个男孩爬上一个不足1米高的水泥平台,好像是要跳下来。这位母亲立刻冲过去,要孩子下到安全地方,男孩脸上的阳光,立刻被乌云遮盖。什么都不缺的孩子不快乐,可不是个别的,这引起了一些教育家的反

2、思。一位教授从自己的一次体验,悟出了一些道理。“我在诱人的西点柜台一下子买了4块奶油裱花蛋糕,终于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压抑已久的欲望了。前几口的感觉是享受,吃完第一块时,欲望差不多已经没有了,剩下的三块蛋糕就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连说自己愚蠢。可见过度满足是会消磨快感的。”教授这一代人年幼的时候,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没有丰富到超出需要的状态,教授说:“所以,我小时候总是存在有一种期待满足的愿望。早年的经历使我认识到:有期望的过程是快乐的,有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过于缺失固然悲哀,然而,过度满足,也会使

3、人丢失了期望,磨灭了追求,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悲哀,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问题的关键是父母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心魔”。“心魔”之一是:盲目攀比,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就得有,不能让人家比下去;“心魔”之二是:补偿心理,自己以前缺失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补偿,自己以前没能满足的,一定要让孩子满足;“心魔”之三是:有求必应,再难也不能缺了孩子,不然就觉得对不住孩子。然而,美好的愿望却结出了不美好的果子。过度满足的弊病,已经在这一代孩子身上显现了。瞧,小小年纪就感觉空虚,无聊;欲望泛滥,不能节制;极端

4、的“自我中心”……但这并不是说不要满足孩子,只是不要“过度”,而且要讲究满足的教育技巧,让满足产生积极的作用。有位家长采取“延迟满足”的做法,一般不有求必应,而是吊一吊孩子的胃口。例如孩子提出要买乐器,这位家长心里是同意的,但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对孩子说,这样乐器可是很贵的,你确定自己喜欢吗?能坚持练习吗?再说,需要很多钱,我们需要计划一下。接下来,家长就带孩子多次去有这种乐器的朋友家里,让孩子看别人演奏,自己试一试,孩子的渴望越来越热烈了。又和孩子一起计划开支,鼓励孩子为此节约开支……当

5、然,最后是满足了孩子。有意义的延迟满足,会让孩子觉得来之不易,满足的快感倍增,自然就更珍惜了,可见,教育意义就在于满足的过程。   “渴望”是一种活力和能够使人体验幸福的征候!当你和你的孩子感到“倒胃口”的时候,请你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