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池《上楼下楼》

姚欣池《上楼下楼》

ID:37238019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姚欣池《上楼下楼》_第1页
姚欣池《上楼下楼》_第2页
姚欣池《上楼下楼》_第3页
姚欣池《上楼下楼》_第4页
姚欣池《上楼下楼》_第5页
资源描述:

《姚欣池《上楼下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活动:绕口令—《上楼下楼》活动目的:1.进一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2.借助图谱,练习口齿清楚地朗诵绕口令。活动准备:表示绕口令的图片和符号、字卡、图谱若干、字条。活动重点与难点:借助图谱,练习口齿清楚地朗诵绕口令。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复习绕口令《分果果》。师:我们前几天学了一首绕口令,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比比看哪个小朋友吐字最清楚哦!多多和哥哥,坐下分果果。哥哥让多多,多多让哥哥。都说要小个,外婆乐呵呵。师:你们会说快一点吗?谁来试一试?师:老师让你们加快速度说就有点难是不是?那你们觉得绕口令好不好说呀?表演绕口令的人厉害不厉害?二、看符号.图

2、片学习绕口令《上楼下楼》1.看图片说出绕口令名字。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绕口令,比之前这首可要难哦,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呢?师:学之前,我要请你们看一张图谱,(师展示图画.符号),你能看明白吗?师:它们代表了什么?这个箭头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上),上哪里呢?这是(楼)?那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上楼)。反过来,这个箭头和图画表示(下楼)。师:这个箭头朝上和楼房表示上楼,箭头朝下和楼房表示下楼。连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绕口令的名称,叫什么?(上楼下楼)师:大家来念念:上楼,下楼。2.第一句“有一座高楼”师:绕口令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画,幼儿念:有一座….老师做手

3、势:这是什么楼?幼:有一座高楼3.第二、三句:许多人上楼,许多人下楼师:一起说说看,这个画面表示?高楼里有谁呢?几个人?引导幼儿认识符号:人.许多人,许多人在干嘛?(上楼),那这句就是:(许多人上楼)出示“许多人下楼”图:不用我说,是什么?幼:许多人下楼4.第四、五句:楼上的人下楼,楼下的人上楼。师:孩子们,真聪明,我发现这难不倒你们,我要加大难度咯!行不行?师:这句怎么说?引导幼儿看箭头方向和图说出(慢慢说出):楼上的人下楼。师:干脆点,再读一次:楼上的人下楼。出示画面:谁能快速告诉我念什么?师:一齐念:楼下的人上楼。师:我们将前一句连起来念一下:楼上的人下楼,楼下的人

4、上楼。5.第六、七句:有的上楼不下楼,有的下楼不上楼。师:你们猜后面还有吗?会是什么样的句子呢?出示画面:你来说说看?(有的上楼不下楼)一起说:有的下楼不上楼。6.第八、九句: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出示两组箭头,幼儿齐说:上上下下,下下上上。7.第十句:唉!简直忙晕了头!你们猜最后会怎样?一会儿上楼一会儿下楼,会怎样?谁能念出来最后一句?幼儿先猜猜看是什么句子。出示图文“唉!简直忙晕了头”8.完整看图谱,念绕口令。今天我们要学的绕口令就这些,看看有几句?大家一起来念念吧!你们觉得难吗?举手表示。(问问“难”的孩子难在哪里?)三、幼儿自主学习:练习绕口令。师:现在老师给你们一

5、些时间,自己练一练,要学会自主的学习哦!练完了,老师可要考你们哦!师:幼儿从椅子下拿出图谱,自己练习,或找朋友练习。师:老师有意指导(带着个别孩子念)四、表演分享1.请个别幼儿上前念绕口令。师:现在我要看你们练习得怎么样了,谁来试试?请个别孩子上前念。2.分组念绕口令。分成两组念。老师与幼儿对接背对黑板念。3.提高要求,加快速度念。看来你们很厉害,不仅能自己学习绕口令,还能念的一字不差,但这还不够,绕口令是很快的,你们敢来挑战吗?老师给幼儿一个节奏,幼儿跟着节奏念。老师示范很快速地念,幼儿集体念。附:绕口令《上楼下楼》有一座高楼,许多人上楼,许多人下楼,楼上的人下楼,楼下

6、人的上楼,有的上楼不下楼,有的下楼不上楼,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唉!简直忙晕了头。幼儿学习绕口令《上楼下楼》整体效果好得有些超出了我的预想。活动过程中,认识图谱,孩子的归纳能力较强,一下子能说出图谱表达的意思,到了后面,更是一字不差的说出了句子。最后,基本就会流利的念出绕口令了。让幼儿认识儿歌中的一些特殊符号,帮助幼儿理解表示的内容,为下个环节打好基础,分散难点。通过个别分析,认识各种符号,理解图谱的所表达的内容,同时达到学习念字,练习念准字音。活动中让幼儿自己来认识和探索符号,打破了老师讲解儿歌意思,孩子学念儿歌的传统方式,充分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活动

7、的支持者.引导者。大班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体现。有效达到借助图谱,练习口齿清楚地朗诵绕口令的活动目的。   设计这个活动,也是想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一开始,我班幼儿没能说出叔叔表演的是什么,把绕口令的特点总结不出来,这除了说明孩子平时的兴趣不够广泛,老师在引导也有些经验欠缺,或者学习了之后再小结特点会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