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ID:37239536

大小:121.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5-20

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_第1页
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_第2页
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_第3页
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_第4页
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加工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其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2.设备是企业进行活动的物质技术的基础,是企业生产效能的决定因素之一。3.当代设备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朝着大型化、集成化、连续化、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密集化的方向不断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4.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概念,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设备的一生全过程综合管理。5.设备管理包括从设备的技术开发、编制规划、研究、方案论证、定型、设计、制造、安装、

2、调试(试运行)、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也就是设备一生的管理。6.设备管理就是以设备的一生为出发点,把这个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信息能力等,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实施对设备的高效管理,最终达到设备寿命周期最长、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的目的。7.设备综合效率计算公式为:设备综合效率=设备一生产出/设备一生投入*100%8.当设备产出一定时,周期设备投入费用越少,设备综合效率就越高。当设备投入一定时,周期设备产出越大,设备综合效率也越高。9.设备的一生管理基本上可分为前期

3、管理和后期管理两大部分。10.在我国,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是设备的前期管理由规划设计部门和制造厂完成,设备的后期管理由使用单位实施。11.由于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已逐步转向由人操纵自动化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操纵机器设备直接来完成。12.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即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实现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13.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以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维修方面。14.作为影响企业的产量、质量、成本、安

4、全环保等方面的因素,设备的突出作用已显得尤为重要。15.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是由设备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由设备管理决定的。16.加强科学的设备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设备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17.设备现代化管理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宏观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但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18.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目标现代化、管理方针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标准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

5、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管理措施现代化19.管理思想现代化包括:树立系统管理概念,建立对设备一生的全系统、全过程、全员综合管理的思想。20.管理方针现代化包括:以安全为基础,坚持“安全第一方针”,消灭人身事故,使设备事故减低为零。努力做到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与经济性相统一。21.管理组织现代化包括:要以管理有效为原则,实现管理层次减少,管理职能下放、管理中心下移,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22.管理制度现代化包括:推行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推动制造与使用的结合。实行设备使用全过程的全员管理与社会大系统维修管理

6、相结合,推进设备一生全过程管理。23.管理标准现代化包括:实行企业管理标准现代化作业,建立完善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24.管理方法现代化包括:主要运用系统工程、可靠性、维修工程、价值工程、目标管理、全员维修、网络技术、决策技术、ABC管理法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实施综合管理。25.管理手段现代化包括:采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实施设

7、备倾向性管理,进行设备动态管理,做到设备受控。26.管理人才现代化包括:关键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现代化人才队伍。27.管理措施现代化包括:建立完善的信息和反馈系统,实施设备管理体系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循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28.在现代设备管理要求下,事后维修在以下两方面仍然存在:一是维修策略中对生产影响极小的非重点设备,有多余配置的设备或从经营(费用)上采用其他维修方式不经济的设备,可以实行事后维修;二是突发事故,设备强迫停用,实

8、行故障维修。29.计划预维修是以时间为基础的维修,是一种强制性维修手段。30.采用计划预维修这种维修方法已充分暴露了存在大量过维修现象,维修费用高,综合效率低。31.全员设备维修是以点检为基础的维修。它制定了严格的点检流程,依据点检发现的设备问题,及时编制和修订检修计划,适时对设备进行维修。32.全员设备维修方式,可有效地防止设备过维修和欠维修。经过国内部分发电厂的推行和实践,认为这种维修方式是与状态检修相适应的。33.推行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