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淌水音乐学11103蔡欣怡

小河淌水音乐学11103蔡欣怡

ID:37240211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小河淌水音乐学11103蔡欣怡_第1页
小河淌水音乐学11103蔡欣怡_第2页
小河淌水音乐学11103蔡欣怡_第3页
小河淌水音乐学11103蔡欣怡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河淌水音乐学11103蔡欣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江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案模板蔡欣怡教学课题走进《小河淌水》教学课型欣赏课教学班级初二(3)班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小河淌水》了解中国传统的云南弥渡民歌。2、能够哼唱小河淌水优美旋律3、培养并增进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的情感教材分析1、小河淌水是一首典型的云南弥渡山歌,并以爱情为主题。2、歌词将思念之情具象化,荡气回肠。3、从民歌的创作角度讲,它基本是以即兴创作,并以口头传唱的形式进行传承,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4、歌曲音乐性对美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乐曲的艺术性。教学方法提问法、泛唱法、

2、实践法。教学准备PPT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哪些云南的民歌?最喜欢哪首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非常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云南民歌风格的歌曲《小河淌水》。二、讲授新知识、学习新方法听赏歌曲感受《小河淌水》感受歌曲的节奏、拍子、旋律特点,情感特征。在听赏时边听边划拍,体会歌曲较自由的节奏特点。欣赏歌曲的同时提出问题:1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2表达了什么情感?描绘了什么景象?3找出这首歌曲的弥渡方言答案:1.这首歌曲有五个乐句,是一首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云南民歌,属于南

3、方音乐。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2.这首歌曲表达了阿妹见景生情,思念阿哥的情感。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河不时发出清脆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所在的地方。3.歌曲用词中的”亮汪汪”“清悠悠”你咯听“我尼”都是弥渡方言前两个是弥渡方言中的形容词。阿妹是白族的常用口吻,郎在弥渡山歌中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你

4、咯听见”是弥渡方言语气句,意为你听没听见。“尼”弥渡方言意为“的。一、知识迁移、能力转化作者简介尹宜公﹙1924年10月21日~2005年12月13日),曾用名:赵华、赵定华;出生在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编审。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尹宜公搜集整理创作《小河淌水》。源自于对亲情对故土的牵挂。2005年6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他编著的《〈小河淌水〉纪事》演唱之美1.演唱时感情要真挚、内在,歌声要向小河流水那样流畅,音色圆润甜美。全曲的音量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创造一种歌声由远及近,逐渐流向远方

5、的意境。2.“哎”一声遥远的呼唤般的声音,仿佛从天边飘来,把人带到了美妙的意境中去。“哥啊哥啊!”的呼唤是全曲高潮的地方,回肠荡气的呼唤,柔情万千的呼唤,情真意切的呼唤,情绪一定要饱满、真挚。3.由于这首歌音区较高,音域较宽,所以全曲自始至终应以气息支持着声音的高低走向和轻重缓急。在强调头腔共鸣的同时,还应加强整体共鸣的运用。为了表现少女的纯情,声音要甜美柔和,明亮圆润,吐字要亲切清晰。要以内在的丰富感情,刻画出悠然缥缈、情谊无尽的意境。艺术精神《小河淌水》体现着中国的艺术精神1.有人将人类文化分为两次高峰,第一次即

6、是我国前秦时的百家争鸣,它直接形成中国人的形上宏观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并藉此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第二次文化高峰是西方的文艺复兴,形成了西方人的形下微观思维方式。科学便应运而生,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和文化的发展。以儒家为主流文化的中国传统社会,必然会礼乐并举,“礼为天地之序,乐为天地之和”。礼是从外在规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乐是使人在内心达到和谐。“子在齐闻韵,尽善也,又尽美矣。”即内容和形式达到统一。《小河淌水》虽然是一首云南民歌,并且是描写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但是它却充分地体

7、现着中国传统的乐的精神。3.《小河淌水》是一首典型的云南弥渡山歌。描写一个少女在月下对情郎的思念之情。开始一个由弱渐强的长音,体现着艺术无言之美。开始,自由的节奏,毫无做作之感,率性而为,好似少女由远及近深情的呼唤。也似一缕温润的轻风,微微的拂过人的心里。更重要的是它引出了一串清丽和谐的旋律毫无突兀之感。第一小节羽调式上行的音阶,描写出月亮冉冉升起的景象。中国的诗歌艺术在这里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两个下行旋律好象当空的皓月普照大地,使人能够洞彻每一个角落。是典型的睹物思人,也是作者的用意所在.旋律的下行音阶映射出少女淡

8、淡的思愁,而音域的提高是少女想起哥哥时热血沸腾心潮涌动的外化,也是少女希望如清晰地见到月亮一样见到情郎。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4.众所周知,在封建礼教的管教下,中国古代的青年缺少对爱情的直接表达。因此有人说西方人的爱情表现在婚前,更多是“慕”,而中国人的爱情多在婚后,更多的表现在“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所知道的,中国经典的爱情故事多是悲剧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