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企业招工难

也谈企业招工难

ID:37246274

大小:1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也谈企业招工难_第1页
也谈企业招工难_第2页
也谈企业招工难_第3页
也谈企业招工难_第4页
也谈企业招工难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企业招工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何劳务输出大县企业招工难在我的记忆中,背着简陋行囊,离乡背井,或南飞,或北飘,去遥远的他乡,或在建筑工地挥汉如雨,或在流水线上度日如年,换回微薄的薪水养活自己、家人还有车船和电信营运商,能在家门口打工,既可以免除舟车劳顿之苦,又能照顾家里的老老小小,不至于让留守老人、儿童望眼欲穿。可现实并非如此,隆回是一个拥有120万人口的国定贫困县,常年在外打工人员在40万以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劳务输出大县。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主动承接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县城工业园快速发展壮大,入园企业达到了20多家,这些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是奔着这个人口大县、劳务输

2、出大县而来,都以县委、县政府帮助招到多少工人为条件。为了招到工人,县委、县政府没少动脑筋,成立了企业招工领导小组,把招工人数分配到乡镇,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今年内已举办了4次大规模的招聘会,但在工业园大大小小的工厂门口,都贴着长期招工的启示牌。一部分乡镇为了完成招工任务,统一租车组织村民到工业园考察,统一租车送村民参加招聘会。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部分企业都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一些企业因招不到工人,留不住熟练工人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沿海企业招不到工人可以理解,为何一个内陆劳务输大县也出现招工难,个中原因何在?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了

3、解,并结合本人的经历,做个简要分析。——劳动力家庭环境所致。企业招工对象主要是第二代农民工,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第二代农民工的家庭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一代农民工主要是上世纪50、60、70年代出生的,在那个年代,家庭条件基本差不多,富的勉强能够解决温饱,穷的勒紧裤带也能度日,由于大人都得挣工分,家里放牛、打柴、喂猪等家务活基本以小孩为主,到了上学年龄,几乎都是父母的好帮手。父母也是实实在在的周拨皮,每天天没亮就把小孩喊起床,春夏两季男孩割草,女孩打猪草,秋冬两季,男孩打柴,女孩做饭,个个都有干不完的活,大部分小孩,干活是主业,读书是副业。我是上世纪6

4、0年代末出生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上学期每天两担草,下学期每天两担柴,都是上学前一担,放学后一担,到小学毕业,已能从30华里外的地方担100斤的担子回家,在我们那里,我的力气还是最小的,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向往是到工厂当工人,不用日晒雨淋,不用拖泥带水,吃穿不愁,还发工作服。第二代农民工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了责任制,时间可以自已掌握,不用天天定工分,加上实行计划生育,生的小孩少,父母关爱以加,爷爷奶奶关怀倍致,家务活基本不要插手,粗活重活更不用沾边,读书几乎是他们唯一的任务,大多数到了初、高中毕业,还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饱饭崽和娇娇女,能上大学的上

5、大学,不能上大学的,父母早已在外安营扎寨,可以栖身在父母的身边,慢慢地选、耐心地挑,直到找到合适事做,用不用像父辈一样,提着蛇皮袋子满世界找工做,只要老板给点饭米钱,就卖力地做。——报酬反差所致。隆回虽然是一个贫困县,但劳动报酬并不低,在超市打工,包中餐,工资一般都是每月1000元,最低的也有800元,在餐馆打工,包三餐,一般也是1000元一个月,而建筑工地上的普工,100元一天是最低工资,碰得好,150、200也不是不可能,稍有点技术含量的,如泥水匠,砌墙的一天至少是150元,粉墙的至少是200元,搞装修的泥水匠和木匠,一天至少是150元,低了根本请

6、不到人。农村请工匠,管3餐酒饭,一包烟,还有120元工钱,就是农忙季节,请人做农活,管3餐酒饭,一包烟,还有100元工钱,笔者前年到家里维修老房子,请人盖瓦,开始师傅说是100块钱一天,后来结帐时,师傅硬要120元,一分也不能少,周围邻居也都说是100的标准,但师傅就是不肯少,并把理由说得很充足:100元一天是不错,但这是农村内部往来工价,哪天我要请人了,我也只付100元,原来讲好的也不错,原来是与你哥讲好的,你哥虽在外面打工,但还是农村人,将来回来了,我们还是邻居,但现在付工钱的是你,你住在城里,一年难得回来一次,要你还情,指望不上,内外有别。见师傅

7、这么说,乖乖地把钱付了,还向师傅说:对不起,我不懂行规。就是再不挤的,只要一身好力气,在城里搞搬运,生意也不错,运气好时,一天能够弄几百,运气不好时,100元基本是底。我去年装修房子时,需要从一楼往五楼搬装修材料,就10块大森板,一块只有60斤左右,只是太宽了,不好搬,否则,我自己背上去了。找的是一个60岁左右的搬运工,开口就是80元,一分钱也不少,看我不乐意,他坐了下来,给我上了一堂形势分析课:老板,你是不了解行情,现在还有几个有力气的,也就我们这些老的,还有几斤力气,现在还搬得动,再过10年,我们这些人背不动了,只怕你出200块钱也没人给你背。想想

8、也是,若大的县城,拖着板车搞搬运的,真的是青一色的老人,5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开着三轮摩托搞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