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 益终生

好习惯 益终生

ID:37247900

大小: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0

好习惯  益终生_第1页
好习惯  益终生_第2页
好习惯  益终生_第3页
好习惯  益终生_第4页
好习惯  益终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好习惯 益终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好习惯,益终生旬邑县第二幼儿园王春艳“习惯”就是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养成,在幼儿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使一个人终生受益。苏联教育家马卡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

2、身受其累。"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与接触,我发现现在幼儿的体魄很健壮,头脑聪明,令人担忧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存在不少。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在卫生习惯上,有乱扔纸屑、不爱惜东西的,有饭前、便后不洗手的;在生活习惯上,有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的,有爱睡懒觉不按时到园的;在饮食习惯上,有偏食、挑食、不爱惜粮食的;在道德行为习惯上,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有意搞破坏的,不遵守纪律的,分不清是自己还是他人的物品,看见喜欢的物品就想占为已有的,任性、不友爱同伴、不尊敬长辈的。形成这

3、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家长的意识问题。独生子女已成为我国普遍的社会现象,尤其现在都是第二代独生子女,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但在幼儿时期怎样去培养教育孩子呢?很多家长却违背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观点。一提到培养和教育,家长们首先想到的是孩子能认多少汉字,能背多少唐诗,会几十以内的加减法;如何培养孩子绘画、舞蹈、乐器等爱好的兴趣;至于幼儿有没有良好的品质、生活、卫生、行为习惯就很少去注意。更没有花时间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认为这些是小事,大了自然会慢慢改变;二是祖

4、辈的过于娇宠、纵容、迁就、有求必应,致使孩子形成过多的依赖、任性、霸道等不良行为习惯,反而使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受挫折、不敢尝试、生活自理能力差;三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大多都是非幼教专业,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方法欠缺,同时忽视了一些细节问题上的培养与教育。教师和这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往往在交往初始阶段就建立起不良的师幼关系,这种关系会对幼儿发展造成消极影响,会进一步对师幼关系恶化。教师作为教育者,应主动引导幼儿发展,而不应为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所牵制。因此,教师应增强发展性反应意思,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特征的幼儿要有耐心、

5、有恒心,并且要经常对自己与班级的幼儿关系进行反思。其实幼儿教师不仅要教授学前五大类基础的认知,还要对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照料、看护,例如:饮食、睡眠、盥洗、卫生、疾病预防、安全等。相对于读书写算而言,这无疑都是我们的基础工作。这些生活上不良行为习惯看似小事,但在幼儿期如不及时的纠正、正确引导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细心观察,正面引导,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的一些不良好的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我们要细心观察,正面引导。例如,我每隔两三天

6、就折好一叠厚厚的卫生纸方便幼儿用,而有一段时间,天天要准备一叠纸,我觉得奇怪。无意中被我发现了纸快速用完的秘密,原来是我班一名叫张晨的小朋友的"杰作",他每次除自己用纸外,还把纸装在口袋里。发现这个秘密后,我不露声色,在教幼儿学说儿歌时,我就说:"我们班上的卫生纸宝宝长了翅膀,它会飞走,有时候会飞到小朋友的口袋里,有时候会飞到小朋友的家里,飞走的纸宝宝它找不到家了,哪个小朋友会帮助纸宝宝的,把它送回家。"然后我就把小朋友带到户外活动,返回教室时,纸悄然返回。于是我让全班小朋友用掌声庆祝纸宝宝回家,同时也教育全班小朋

7、友分清自己和他人物品,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更不能带回家。经过这件事,被张晨小朋友带回家的塑料积木也在一朵小红花的鼓励下,在老师和小朋友都未注意的时候回到了玩具筐里。二、营造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由于少数幼儿生活经验较少,意志力薄弱,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幼儿在幼儿园遭受挫折、碰到困难时,首先想到求助的是妈妈。例如有个小朋友,因午睡时被同桌的幼儿因睡迷糊而用手轻轻拍了一下,她便哭着要妈妈。一小朋友午睡时不想起床尿尿,就经常尿裤子;与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不愿找教师帮助解决,回家找妈妈。尿

8、床,妈妈就向老师提出的要求不给孩子喝汤;争执,妈妈就直接找上门去理论……妈妈们就想不到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再请老师、家长帮助解决。一般说,家长注意避免幼儿在生活中遭受太大的挫折,这不意味着一切由大人包办或是置孩子在一个毫无困难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幼儿成长的道路漫长,不会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只有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才能让孩子在认识上、能力上、心理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