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ID:37253476

大小: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_第1页
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_第2页
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_第3页
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_第4页
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南漳县巡检中学杨新辉时下老师们都深感当班主任难,工作辛苦,任务繁重,尤其是学生的教育难,学生难管,思想难做,心理难通。教学理念越来越新,但问题生越来越多;教学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厌学学生也不乏其人。现实让老师们感到困惑迷茫手足无措,老师们的付出没有换来成就感,却患上了职业倦怠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如何做新时期的班主任呢?一、新时期班主任的自我定位通常说一位成功的校长就会带出一所好学校,但仅这还不够,一所好学校更需要一个优秀班主任群体。一所学校是有多个班级所组成的,每个班级好了,一所学校就好了。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

2、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我们的班主任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用全国优秀班主任丁榕老师的话说就是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班主任,如何达到这一境界,她说,用心才能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简言之就是苦中作乐,乐中施爱,爱中有福。作为一个成熟的老师不应把班主任当作一种职业,而应作为一项事业,力求成为一种不断发展型的班主任。一要学习,向书本学,向同行专家学,向实践学,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3、的业务功底;二要积累,在学习中积累方法,在工作中积累经验,积累自己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丁榕老师收集了她28年来每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记,主题班会活动记载,学生教育的案例,甚至连学生的情书都收集起来,这些都成为她的宝贵财富,也成了她到处讲学,写论文的资本。三是创新,即我们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式等要与时俱进,不能仅凭经验,更不能照搬公式,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不是机器。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断在变,如学生中“问题生”过去把独生子女作为关注对象,后来变成单亲孩,无亲孩,现在成了多亲孩,留守孩,我们还能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吗?因此创新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那么班主任

4、到底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换言之班主任的“正业”到底是什么?丁榕总结了班主任的六种角色,做为班主任首先要学会做老师,就是要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显性或隐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换一种说法就是要充分发挥师德的教育功能,先贤们也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如“亲其师而信其道”(调节师生关系)“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德权威);“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教育要有适当的方法,做到三个字:严、情、爱。(严之有理、有度、有法,严中含情,情中寓爱);第二学会做父母,对学生以无微不至

5、的关怀,作为老师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喜爱你。第三学会做姐妹,与学生亲密无间,学生与你无话不谈,能及时了解学生;第四学会做朋友,要心心相印;第五学会做大夫,治病救人;第六学会做心理咨询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些角色作为班主任都能扮演好吗?我不敢苟同,但起码的我觉得应做到学会做老师,做大夫,做心理咨询师,这样才能实施一个班主任应有的职能。那么班主任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呢?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包括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基础性能力,包括了解学生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二是发展性能力,包括与他人合作研究能力,班级文化建设的

6、能力;三是扩展性能力,包括自我规划的能力,独立研究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不断追求班主任工作的新境界。总之,新时期的班主任应是智慧+爱心,奉献+魅力,经验+创造,阅历+激情,专业+专家型的复合式的班主任。班主任应是班级文化的建构者,学生全面发展的领导者和拥有实践智慧的德育研究者,我们的班主任应做一个会学习的班主任,会反思的班主任。二、新时期班主任应具备的观念观念决定行为。新课改的关键就是树立新理念。而新理念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那么,什么叫以人为本?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诠释:一是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也就是把握学生的生理规律,认知规律,设计好育

7、人蓝图,变被动为主动。如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一般特征是(6—12岁);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2、掌握书面语言向抽象思维过渡;3、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而到了初中阶段(12—15岁)学生将面临一系列矛盾: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与父母的支持保护的矛盾(即反抗性与依赖性);3、心理闭锁性与需要理解交流的矛盾等等。把握好这些规律,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如初中三年根据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七年级重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八年级重在个性潜能的挖掘;九年级重在思想信念的疏导。)借用一位诗人的话来说“人性”:我是菊花,请

8、别指望我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