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学生

怎样读懂学生

ID:37254613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怎样读懂学生_第1页
怎样读懂学生_第2页
怎样读懂学生_第3页
怎样读懂学生_第4页
怎样读懂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读懂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读懂学生灵武市第一小学杨月红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一种“奇怪”现象:不少老师,教学热情很高,教案写得详细工整,课前还准备了小黑板、小道具,但课堂上学生似乎并不领情,对老师的“循循善诱”被动应对,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细细想来,主要是因为老师课前备课时只关注教材和教法,没有用心去了解学生,用时髦的话说就是没有读懂学生。备课,其实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因此,在备

2、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才是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备课质量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常态课背景下,教师课前应如何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做好“备学生”这一环节,真正读懂学生呢?这就要做到“四个读懂”:1、读懂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学习新知,必须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这个道理跟盖房子是一样的,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建造才能使房子更坚固,空中楼阁只能是海市蜃楼。如果我们施教前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并以此为基点铺设教学之路,课堂教学才会给人以踏实之感。因此,教师备课时要通过作业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了上节课教学目标中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还有哪

3、些知识没有掌握?本节课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点拨,哪些知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哪些知识需要进行合作探究,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直接讲解等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2、读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它对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只有对学生的预习、听讲、问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才能随机应变,游刃有余。比如,教师在新学期发现刚接手的班级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也不知道要怎样预习,教师就可以制作一张预习常规卡片

4、,让学生按照卡片上的要求预习,久而久之,必能养成预习习惯。如果教师了解到该班学生发言不太积极.在教学时就要有耐心,经常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乐于发言,敢于表达。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才能长善救失、分类指导,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强。3、读懂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不同,形成的对社会、对学习的观点和态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些背景对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记得一次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题:今天爷爷挑了10担水,每桶水30千克,请问爷爷一共挑了多少千克水?当老师检查练习情况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写错了.包括一些好同学,做

5、错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一担水有几只水桶。这是老师没有考虑到现在的城市学生缺少挑水的知识背景,所以课堂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局面。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缺乏生活体验,就缺乏应有的解读文本的基础。4、读懂学生的身心特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因为“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小学生究竟有哪些心理特征呢?据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想象力丰富、喜欢趣味性、好动爱表现等心理特点。因此。教师教学对要充分利用学生盼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了解学生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备课时还要充分考虑

6、到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他们在课堂上的情感需求、智能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学会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预测学习过程和效果,为课堂营造生成的空间,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关注”:1、关注人体差异尊重差异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前提。过去我们的教学,是根据班上的平均水平制定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这个平均水平是虚的,结果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中等生也失去上进心。因此,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体现差异,考虑不同层次要求,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其次要设计不同的活动练习,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

7、层次的练习: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引伸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选择。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使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学有收获。2、关注情感需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给学生发展特长、弘扬个性提供肥沃的土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备课。如果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很浓,教师不妨在新课导入环节,利用故事引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如果学生好胜心强,就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小组或个人比赛活动;如果学生爱好艺术,那就可以在课件中插入生动韵画面。美妙的音乐,让

8、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唯有这样,老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让情感愉悦学生,满足学生的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