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ID:37254845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_第1页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_第2页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_第3页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20分钟左右,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经过15--20分钟就会不随意地离开客体,分散了注意。即使是非常听话、很守纪律的学生中间也会出现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根据注意这一特点,要想在语文课堂上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注意就应在15--20分钟内变换不同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改变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一)教师幽默的语言与美丽大方的着装教师美丽大方的着装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

2、重。同时也是学生注意力的焦点,让学生看着很舒服,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此外,教师幽默的语言也会为自己的课堂加分。我平时上课都会用麦克风,有一次我感冒了,嗓子不舒服,上课的时候我就跟学生说老师的麦克风感冒了,学生一听都笑了,他们都看着我,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听出我的言外之意,让我欣慰的是,除了保持安静之外他们还能主动关心我。(二)巧用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3、。我教生字的时候会找一些或者是自己做一些生动有趣的ppt,例如青蛙背着降落伞跳水,每只青蛙的伞上面都带有一个生字或词语,一点击青蛙,它就会带着生字跳下水,同时还伴有很有趣的声音。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点击了一只青蛙,青蛙背着生字跳下水,这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趣味性,这时我停住了,跟他们说要是掌握了所有的生字我们就可以看所有的青蛙跳水。学生一听马上就坐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跟我学习生字。我看他们几乎掌握了之后就开始让青蛙跳水,同时还要求他们一看到青蛙就马上读出青蛙所背的生字,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

4、的,读书的声音也异常响亮,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就这样,他们在快乐中接受了知识,接受了教育。(三)游戏与竞赛语文教学游戏和比赛不仅花样多而且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学生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因此,在每一节语文课中,适当进行一些游戏或比赛。例如:男女赛读、小组赛读,开火车等比赛。在小学生注意力涣散、课堂秩序混乱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停止教学,花两三分钟让学生做个小游戏。我平时就会让学生玩“雨点变奏曲”,学生听我的口

5、令做动作,小雨的时候是双手指尖相互碰撞,中雨是双手拍拍肩,大雨是双手拍拍大腿,暴雨是跺跺脚,从小雨到暴雨、暴雨到小雨之间不断变化,最后是雨停,雨停的时候是嘴巴不动,小手放好,眼睛看黑板。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乐意接受这个游戏,并且能遵守游戏规则,雨停了之后他们会保持安静、眼睛看着黑板,这时你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上了。(四)通过读写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读与写是小学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学生漫不经心、心不在焉的时候,我们不妨停下来让学生读读写写,当孩子在充分运用感官时,其精神是处于专注状态的。在

6、引导低年级的学生读书时,可以让他们伸出手来指着字读,眼看、手指、口读、心记,既能提高识字效率,又可提高注意力,背诵记忆能力也得到培养。(五)提问当学生在下面开小差或是处于游离状态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提问技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是对个别提问,也可以是对全班提问,这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向老师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用急于回答,而是先请那些知道问题答案的学生来回答,让学生活跃起来,如果学生回答不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

7、有所发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课堂辩论萧伯纳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也有一个苹果,假如我们互相交换的话,我们各自还是都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再进行交换的时候,我们就会各自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在传统的课堂中,除了偶尔被提问,学生开口的机会很少。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着提高成绩这根指挥棒,新课改要求我们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如何与别人交往。课堂辩论不仅能够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思索

8、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