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

ID:37257313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_第1页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_第2页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_第3页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_第4页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庄浪四中蒙宏林1教的多不等于学的好  教师传统的课型是以教为主,教师讲的多,课堂水平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执讲能力,但现在是以学为主,评价者更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情况的展现。“学的好就是教的好”已经成为新的评价标准。2知识容量不等于思维容量现在不少教师的课知识容量太大,只要与本课有联系的内容就想补充,毕其功于一役。结果,教师是教到了,但学生接受效果并不好。实际上,突出重点,增加思维活动量,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才是高效课堂的真正要求。3预设不等于生成教材分析、备课教案、资源选择是

2、属于备课准备范畴,这是教师教的主动预设,不一定吻合学生的主动生成。从质疑问题、暴露异想、化解办法、应用问题等方面都应该考虑各种预设情况,这才具备学生主动生成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把“教为学服务”落到实处。4形式不等于内容教师为了考虑学习过程的展现,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等形式是做到了,但活动内容显得空洞,教学中要注意安排得当,事得其所,有益于提升学生思维。5转变不等于改变课堂教学行为有转变,但更多是在观摩听课时的转变,是为评价者听课评课而转变。怎样把非常态的转变延续成常态的改变,这是每位教师从现在就要做起的任务。

3、6听课不等于记录听课不仅是听知识、看结构、学教法,还要把听课学习过程要变成观察课堂、关注学生、对比教师、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听课就只顾埋头做记录。7观摩不等于落实观摩学习的东西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情况而加以改进。把一节课的思想要适当扩展到一类课的教学实践中去,把一次的学习感悟要适当落实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才能真正达到观摩的目的。8反复不等于反思在反复上同一节课时一定要再次优化组合、调整问题,提炼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变化。要把反思工作做在课前温课预测、课中灵活调整、课后小记补救等三

4、个环节中。实际上在超周备课的前提下,真正有效的反思就是做在课前想、课前记、课前补,课后就属于感悟和自我回味、可悟但不一定可言的事情了。9模式不等于艺术一般而言,教师课堂教学要经历构建框架、形成模式、提炼艺术三个环节,从模式到艺术是优秀教师成长的一道坎儿。模式是艺术的基础,艺术是模式的升华;用模式去优化艺术,用艺术去弱化模式应该成为每一位优秀教师追求的课堂境界。10热情不等于热爱一时的要好性准备或功利性准备往往是短期的热情,激情燃烧后可能归于平寂,这对教师的发展很不利。“人是要长期有点精神的”,长期的热情就是热

5、爱,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霍懋征语),没有爱就没有责任,也就失去了自我发展的原动力。11讲过不等于掌握这是绝大多数新教师容易犯的“常见病”。一方面由于重点不突出,学生似听非听;同时,教师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看问题,认为这些问题很简单学生肯定会做,脱离实际;再次,由于教师只注意曾经讲过,而往往很少给学生训练的机会,导致学生因为缺乏体验,知识只是浮于表面。12写教案不等于备课 教师写教案的最终目标是上好课,备课应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教法,备课的最高境界是必须对教材、教法和学生了如指掌,驾驭整个教学过程

6、,达到融会贯通。如果教师对此理解不深。在实际教学中就很难吊住学生的胃口,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致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13友善不等于软弱诚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但对学生友善也不能没有标准和尺度。要知道“亲密无间”必须要建立在教师有很高威望的基础上,有的教师威望很高,教师即使与学生说说笑笑,课堂上照样能收放自如,学生不会越轨。因此,教师必须要谨记,对学生既要友善,但又要严格要求,不能一放则乱。要与学生保持适当距离,不能因为要与学生友善而无原则地迁就和纵容学生。14批评不等于训斥“

7、批评”,在教育学中是指对学生不良行为所做的否定性评价。老师在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时,应该非常冷静、沉着机智。批评不应该是“挑毛病、找错”,不应该采取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批评应讲究批评艺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力争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5惩戒不等于体罚“惩”和“戒”有两层含义。“惩”即处罚,是一种手段,“戒”是警告、劝诫人改正错误,是这种行为期望达到的目的。体罚虽不属于处罚的范围,但很大程度上与“处罚”的外形非常相似。合理的惩戒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掌握好惩戒的

8、“度”,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一位老师用同一种办法教全班50名学生,那他是不称职的;但是,如果一位老师用50种方法教一名学生,那他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以上这些教育教学中的不等关系教师如果未能将弄明白,那么就难免在做“低效活”,甚至可能是“无用功”了。希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对这些不等关系引起思考和注意。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容易忽视的不等关系。你讲了学生不等于听了,学生听了不等于听到了,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