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说课稿

比例尺说课稿

ID:37261308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0

比例尺说课稿_第1页
比例尺说课稿_第2页
比例尺说课稿_第3页
比例尺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比例尺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例尺(2)》说课稿董开福2016年4月8日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小节第2课时。内容是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可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比例尺计算是本节课的基础,因此灵活地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其中,具体的运用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

2、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是本节课的难点。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会运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比例尺的探究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3、,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形像演示,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展示学生感兴趣且熟悉的地图和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引起学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再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相互转化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巧妙设疑,引导归纳  教师通过设疑,指明观察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在引导学生归纳推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其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在

4、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迁移,深化提高的总结和归纳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会利用旧知归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对本

5、节课的教学,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知识作准备  重点回顾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二)、新课教学1、通过前面的引导、设疑,呈现出如何计算从哈溪到华藏寺的实际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然后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第1、第2、第3题,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成果。2、通过前面的学习,教师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估后决定是否出示拓展练习题。 这部分教学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

6、习习惯。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突破难点,化解难点。 2、关于难点的突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比例尺三种量转化过程中存在的联系。(2)运用知识转化的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得新知识。(3)根据知识的连接点,精心设计讨论内容,分散难点,促进知识的形成。  (三)总结全课,深化教学目标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说出本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比例尺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五,说教学效果在预想中,由于运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激起图片,在课堂氛围上,学生应该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7、来。对于课堂中所设计到的6道练习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应该能全部独立或者合作解决。但在实际情况中,对教材内容挖掘不透、不深,在课堂上展示的习题不够典型,在题型的分类上华而不实的,较为肤浅,教学手段看着虽多,还达一到在关键处下刀的地步。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为降低,教学预期较低。总之,在本节课有展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不足和失误,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