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彩塑

第八讲:彩塑

ID:37263780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第八讲:彩塑_第1页
第八讲:彩塑_第2页
第八讲:彩塑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八讲:彩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讲:彩塑[教材分析]:本课是我国古代雕塑单元的第三讲,按历史顺序介绍了我国古代彩塑的发展状况。所选作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分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点明美之所在,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学目的]:1、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彩塑作品的分析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2、培养学生从彩塑作品的历史背景出发,进行赏析和审美体验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有更深的了解,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古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

2、文化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1、彩塑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2、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清末“泥人张”的典型作品。[教学手段]: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具体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来让学生了解掌握本课重点。本课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相关图像或图片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彩塑有一个感性而直观的认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及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介绍敦煌艺术的录像,引出本课的主题——彩塑(板书)一、讲授新课(时间大约40分钟)1、什么是彩塑(板书)我们前面几堂课分别向同学们介绍了陶塑和石雕,今天将向同学们介绍彩塑。塑与雕的区别在于,塑所对应

3、的材料是软体材料,雕所对应的材料是硬质材料,而彩塑与陶塑的区别在于,陶塑用软体材料(黏土)进行制作,并送进窑内高温烧灼定型。而彩塑虽然也是以软体材料进行制作,但它的软体材料却是在黏土中参加入纤维物、河沙,用水揉合成胶泥状,定型的方法是制作木制的骨架,将软体材料附着于其表面,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过程。2、彩塑的分类(板书)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为四类:(1)石窟彩塑;(2)庙宇彩塑;(3)陵墓彩塑;(4)民间民俗彩塑。3、典型作品分析(板书)(1)、敦煌莫高窟彩塑。敦煌莫高窟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雕

4、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融会了外来文化的精髓,盛唐时超越了前代古朴、粗犷的作风,人物形象丰满圆润、庄重细腻,佛国人物世俗化有了初步的体现。(2)、辽代华严寺彩塑。盛唐彩塑中的世俗化倾向在这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塑造手段在继承了唐代严谨写实的基础上,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约的风韵。(3)、宋代晋祠彩塑。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的气质,缩短了人神之间的距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4)、明代彩塑。(5)、清末“泥人张”彩塑。“泥人张”彩塑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民俗民风气息浓郁,将雕塑功能重新开发,一改中国古代雕塑服务于陵墓和庙宇

5、的宗旨,转向描绘现实世界中生机勃勃的世俗人情,扩大了题材范围;在审美情趣上,由“高雅脱俗”转化成“雅中带俗”。一、课堂小结(略)二、课后作业通过查找资料,归纳我国历代彩塑艺术的审美特点。三、板书设计彩塑1、什么是彩塑2、彩塑的分类(1)石窟彩塑;(2)庙宇彩塑;(3)陵墓彩塑;(4)民间民俗彩塑。3、作品分析(1)敦煌莫高窟彩塑。(2)辽代华严寺彩塑。(3)宋代晋祠彩塑。(4)明代彩塑。(5)清末“泥人张”彩塑。(投影机显示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