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

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

ID:37265417

大小:6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0

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_第1页
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_第2页
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_第3页
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_第4页
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好人00共享关于日本企业现场改善理论好人00共享一.改善概论:1.改善与管理:在改善的范畴里改善有两项主要功能:维持与改进.维持:指从事保持现有技术上管理上及作业上的标准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标准所需的训练和纪律.在维持的功能之下,管理当局要执行工作的指派,使每个人都能依照标准作业程序来工作.改进:指以提升现有标准为指点,因此,可以浓缩为:维持标准和改善标准.改进可区分为改善和创新,改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所产生的诸多小步伐改进,而逐次累积而成.创新则是由大笔投资与新技术或设备而产生的戏剧性变化的改进.改善主要是强调要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来达成目标.

2、2.过程与结果:改善是重在过程为导向的是思考模式上,这些因为要改进结果必须先改进过程,语气的计划未能达成,表示其过程是失败的,管理导航局必须确认及改正这种过程面的错误,改善是重在人际面上的努力,此种东方的改善形态钱钱与西方的重在结果面的思考形成尖锐对比.3.遵循PDCA/SDCA循环:在改善的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建立:计划(PLAN),执行(CHECK),处置(action),来作为改善持续运作的工具,以达成维持标准和改进标准之方针,SDCA则是建立标准,即标准化.4.品质第一.5.用数据说话.6.下一制程就是顾客.二.主要的改善活动:1.全公司品质管制/全面品质管理(T

3、QC/TQM):是日本管理的景点之一,在发胀初期,着重于制程上的品质管理,税后发展之包含所有的管理层面,目前国际上则称之为全面品质管理.从TQC/TQM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理解其不应仅被视为一种品质管制活动,借着在企业各个领域上的演进,TQC/TQM已经发展为企业经营的一种策略,用以协助企业的管理,使之更具竞争力及获利力,在TQC/TQM里Q表示品质具有优先性具含有成本及交期.T意思为全面的,包含组织内的每一个人,更可延伸至供应商经销商及批发商,也意味着最高管理当局的领导及绩效是TQC/TQM推行成功的要素,C是指控制或制程管制,管理当局在TQC/TQM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制

4、定计划,以查核对应的成果进展,这是为了改善过程之用,而不是依据成果来批判过程的不当TQC/TQM包含以下内容:方针展开,品质保证体系之建立,标准化,教育训练,成本管理,品管圈.2.及时生产方式:由大野耐一领导,首先由丰田汽车公司发展出来的生产模式,及时生产的目的是要消除各种没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同时达成一个去芜存清的生产体系,以便更具弹性地适应顾客订单的需求变化,JIT生产方式奠基于以下观念:产距时间(生产一个产品的目标时间)相对于周期时间,一个流,后拉式生产,自动化及U型细胞式生产线及缩短换模时间,要实现理想的及时生产方式,必须持续不断的实施一系列的改善活动以消除现场里没有

5、附加价值的工作,JIT能够快速的大幅度的降低成本,使得交期准确而且强化公司的获利力.3.TPM全员生产保全:TQM强调在总体管理绩效及品质的改进,TPM着重于设备品质的改进,TPM是经由总体的预防保养制度来延长设备的寿命,以追求设备效率的最大化.5S活动则是其前奏.4.方针展开:虽然改善活动的目的是在从事改善,但是若每一位从事改善的人员缺乏目标同时能够确定领导所有的改善活动以朝向达成目标迈进,真正具有改善成效的是需要予以密切的督导推行的.首先,最高管理当局必须设定长期的方针,再细分为中期方针和年度方针,最高管理当局必须有一个方针展开的计划往下传达至下一管理层之至到达现场为止

6、,当方针逐层往下展开下去时,其方针计划及活动的明确化也会随之增加,没有目标的改善活动就如同没有终点站的旅途,改善是在每一个人都能为达成目标而工作时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而管理当局的职责就是要设定这个改善的目标.5.提案建议制度:属于“个人导向”的改善活动的一种,它的功能着重在正面激励员工的参与以提升士气,日本管理人员视此制度为激发员工对现场改善的兴趣,其方法是鼓励员工多多提出建议,无论他们的建议有多小,日本员工经常被鼓励用口头方式与他们的上级谈论他们的提案,然后甚至在交提案单之前即能立即付诸实施,管理阶层并不期望从每一个提案中获得经济利益,开发具有改善意识及自律化的员工才是探们

7、的主要目的.6.小集团活动:小集团活动也是属于改善活动的一部分,所谓小集团活动是指:在工作现场的环境里,在公司内以非正式,自愿性质组成的团队,用以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小集团活动最普遍的形态就是品管圈,其成立的活动宗旨不仅限于品质方面的课题,而且也包含成本,安全,生产力方面的课题,品管圈是一种团队导向的改善活动,在日本品管圈的活动在产品的品质和生产力的改进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日本的管理阶层在实现品质改善的活动上扮演了领导的角色,这些方法包含来:建立品质保证体系,提供员工训练,建立方针和方针展开,建立品质,成本和交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