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

ID:37265759

大小:1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_第1页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_第2页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_第3页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_第4页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本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24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①(dì)听②丘(hè)_③郑重其(shì)④相(yìng)_成趣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在生命的旅途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让人感觉到无限的温磬。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注视着我们前行;那是一个个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举丧时的一丝慰籍,是喧嚣时的一份静密,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是迷茫中的一盏灯……错别字改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

2、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①,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②,一览众山小。(杜甫《》)③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⑤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__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⑧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名著阅读。(3分)

3、“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选文中的“他”指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 ,这也表明主人公已经从过去的 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5.近几年来,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某小组收集的网上关于雾霾天气的“神吐槽”。请你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说说这些“神吐槽”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的妙处。(3分)(注:“吐槽”一词,是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神吐槽就是相当的吐槽

4、、给力的吐槽,是吐槽的更高级。)7①三九时节雾纷纷,路上行人吸断魂;②雾以吸为贵;③厚德载雾,自强不吸;④雾霾霾兮,天昏暗,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36分)阅读《小石潭记》中的选段,完成6~9题。(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

5、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心乐之()(2)下见小潭()(3)怡然不动()(4)凄神寒骨()7.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

6、“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0题。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者,老者可甲而否乙。甲去

7、,乙询曰:“奈何公亦颠倒若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辩。今其人妄谓己是,不屑证明是非,有争气矣。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奈何公亦颠倒若是?②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11-14题。(9分)7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②然而

8、,我快乐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