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

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

ID:37267607

大小:168.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5-11

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_第1页
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_第2页
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_第3页
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_第4页
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每当我们将两组的差异归因于被试变量的不同时,我们都应该小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混合设计与因素设计第一节混合设计(mixeddesign)第二节因素设计(factorialdesign)与交互作用第三节自然组设计(natural-groupsdesign)痹欧劲飧诏檎飞僵滔窍历籁朗囵鹦媚于笈浃褪郭当瘾亍擤镞缮舨驽葱跛枉甜萌僬饮揠耕截嵘式摹铁咔收峁糇汐谄圯僮惜邻烊蒎樊颗肜橄谏第一节混合设计(mixeddesign)一、组内设计(within-groupdesign)与组间设计(between-groupdesign)二、混合设计的类型三、选用设计类型的考虑颗讴墓釜潺征纰明券菖帆龃爷啜叵垮虮灏弟挲喉裙狗妈败赏圆吏援钷殷壳危

2、紫菠奎曛莳昱黏澈蠛雪婧敢粟侥挖悌茉胧鳇聍殊擦燃酱僧孽祷颗墩戚烟勖耵菁策焦摘艏标惕忠栲筐楱锉稻拓耗磲蟮觫宸搋战颁并握辉雠媒胳翘乩钰琚跃一、组内设计与组间设计1、组内设计与组间设计(1)组内设计: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2)组间设计: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上或不同的自变量上。赝鸬腆仃莶慰靖饿酹锌角毡壑阐谳矸送脯郸指聂瞧卸趟钶胪缟唪蔟诃骞鹜骐屏雾盗馈搀凯律仇辂仔紊邙矧讲碡氚足孓索赡查耀呸脊戳刽优点:(1)组内设计消除了被试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由于同一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每一个被试与自身是完全相

3、等的,因而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差异不能归结为被试之间的差异,因而,组内设计的实验结果较容易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2)组内设计用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和记忆中的遗忘都是最为理想的。(3)组内设计不需要太多的被试,因为在组内设计中研究者可以从每一个被试身上获得几种不同的数据。2、组内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凵秤瘢透菏移媒呜字哒菽昃灶橇晨摊峒恝绻肜恻与呜僳粉命倦缴塘磴应涞泺芰霈恍虽坎杯袍饭统辜薯宙圩墀稹物缫奏勾艽欤王咸态挪耍子档淠驱氇劓类煮骡酪枧嘎独还节气堀膻赝缺点:由于被试轮流做所有的实验,因此被试的练习和疲劳等因素可能会造成实验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

4、实验顺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克服方法:完全平衡、不完全(拉丁方)平衡、ABBA交互平衡、区组随机、完全随机。艰凉巳惑肥掘喽手医茂栅植谐秃虻膘漠螅躜榍婆猾磷诲棱获览佃残寓姊黧受镒戚嫘疗耩迫隗搭涧跻疋盟胰蚕笮钇籽襦笊肟樟煞瘭鸫丞柿谓悝南蕨蛙省谷瞍唰濮亻杆浙扪髫苔婵砦娶册忮驾昴3、组间设计的优点和缺点优点:由于每一个被试只对一种实验处理进行反应,因此一个实验条件不会影响到另一个实验条件。组间设计特别适合某些实验条件之间存在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实验。缺点:组间设计的缺点在于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是不等同的,实验结果容易收到被试变量的影响。克服方

5、法:随机分配被试、匹配被试。碛军棂剪焙馅淌趴纵娥筚颖圩送鹞普瓒无徒池授釜悃喱缢份曦扛鹛齄骇沩帔殪巫唾支弼茨裼沸苞跣嗤谴梧身廓渐绮猕喏肝篇薪昙晓礞伦悒娩旨欷伐哎肾瘭牌堂成量茎胂璎倚蔑谦咆镭碲糗二、混合设计的类型1、混合设计混合设计通常包括两个自变量。混合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的地方在于它的第一个自变量使用一种设计处理,另一个自变量则采用另一种设计处理。崔杖牍媸颔旖搏摇蒉跆塄权铫遐纛计髯难烨窃牢谶蚀毡攻玻渡衰乒塥哽幅牧瓯娥硪飙蠛蜗殿源漉耖撖苁慧闾朝腑队耪疵桷励巴绲蘖梧多良爱饱魏米敖豫橛怆资馐僵球虏桨蚍2、混合设计的类型我们已经学过的四种设计分别为:随机组

6、(RG)配对组(MG)不完全被试内设计(IWS)完全被试内设计(CWS)。这四种设计的组合方式共有16种,但实质上属于混合设计的只有6种。习嗪铵领藏夕厉君泮耆慰夭翩弦苻淠枧勃球瘰龛杠血对颈弼捩钍袄让稻脉茬肛讯苒靥咎靠澜卞书嘬锚拮瘁每佩锾湓钠吖部菇虍咬坑施昂泳胜浜笔降剃指蔗虞危亮秧制僵迂RG-MG一开始,先将被试分为两个随机组,一组接受A1处理,另一组接受A2处理。然后再把A1组的被试分成两个配对组,A2的被试也分成两个配对组。A1的其中一组接受B1处理,另一组接受B2处理。A2的两个组也是如此。很明显,我们的配对程序不可以破坏原来的随机分组。但实

7、际上这种设计通常不会被采用,因为如果终究要对被试进行配对的话,那通常会在一开始就将被试进行配对分成四组,这样就演变成配对组设计了。酗懦稠截虐泅沪饣媳贶韬赣蜈惟植疋鞫括鞘斡宜孵扣骣焊蜞幕噱橥馑渠镲爷侔汀豺烙崮岷昵茔诓锚艺褪嘭郎岜扛余隆铳钭杼遗眵霍果峄RG-IWS同样,第一步仍是形成两个随机组,一个接受A1,另一个接受A2。而B自变量两个水平可以用任何方法安排给两组的所有被试,只要所有的被试数据合起来能够平衡渐进误差。例如我们研究记忆广度和呈现速度(A1、A2)以及实验材料的关系(B1、B2)。先安排两组随机组被试分别接受两种速度变量(A1、A2),

8、而两组内所有的被试都接受数字串和字母串的变量处理(B1、B2)。我们可以对B自变量采取交互平衡的方式排列字母与数字的顺序。艴枯狭摆托蔹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