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

ID:37270285

大小:1.41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9-05-11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1页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2页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3页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4页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失业与通货膨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失业的描述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本章习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通货膨胀第一节失业的描述一、失业的数据1.失业: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2.充分就业: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中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说明

2、: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会偏高)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成年人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衡量指标: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2004年美国人口的分类成年人口(2.234亿)劳动力(1.474亿)就业者(1.393亿)非劳动力(0.76亿)失业者(0.081亿)16岁以上的成年人分为:①就业者②失业者③非劳动力(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人员)计算2004年美国的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如

3、何衡量失业?计算2004年美国的失业率和劳动力参工率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失业人数——————·100%劳动力人数劳动力人数——————·100%成年人口数2004年,有66%的美国成年人(男性和女性)参与了劳动市场,这些劳动市场参与者中,有5.5%的人没有工作。0.081=————·100%=5.5%1.4741.474=————·100%=66%2.234案例研究:美国1950年以来男性和女性的劳动参工率100806040200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2

4、000劳动参与率(%)WomenMen19952005男性女性在过去的50多年中,更多的女性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而一些男性则离开了劳动力队伍。87%73%33%59%劳动力市场中,成年男性与成年女性各自的劳动参工率例题:P636,第20章习题8答案:(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2)(3)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经济大危机之后,美国失业率最高达到25%美国1960年以来的失业率108642019701975196019651980198519902005失业率19

5、952000Naturalrateofunemployment失业率1982年美国失业率接近10%70年代两次石油冲击,1973-1975;1978-1981引起了较高的失业。中国的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左右。2007年的目标4.6%以内。登记失业率不高,但实际上失业率是比较高的。下岗职工没有登记,如果加上下岗职工失业率是7%,实际失业率达到11%左右。包括民工在内的部分失业人口没有“登记”在案。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①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2亿,随着城市化推进,

6、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亿左右需要转移。②新增劳动力,1200万人/年。③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下岗,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2009年1月,美国人口3.05529亿人,2008年10月,日本人口1.2776亿人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年份研究生和本、专科招生人数(万人)增长率(%)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1996102.52-93.71997106.413.7997.11998115.618.6576.81999168.946.0979.92000233.4638.22822001284.821.999

7、02002340.7619.65802003409.0920.04702004479.9717.3373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扩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996-2004年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数据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历经一年半。二、失业的分类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因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对于家庭和个人,为过渡性的。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失业的分类

8、2.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失衡)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失业者缺乏就业技能,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业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劳动力需求相对较低的原因:①技术变化;②消费者偏好变化;③劳动力的不流动性。问题思考: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P63618章第1题: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