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

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

ID:37271440

大小:204.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20

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_第1页
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_第2页
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_第3页
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_第4页
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风斜井作业规程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雷公山煤矿回风斜井作业规程一、工程概况1、地理交通雷公山煤矿隶属于贵州世纪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贵州黔西县中建乡境内,井田中心距黔西县城64km,距金沙县城38km,距黔西火电厂38Km。雷公山井田位于黔西县北东部,属黔西县中建乡管辖,整个井田大致为以南北走向的长条形,南北长约5Km,东西宽约1Km~2Km,面积约8.168K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8′00″~106°19′45″,北纬27°16′00″~27°18′45″。雷公山煤矿回风斜井位于清冈山上,与轨道上山相联,井口标高+1353.

2、5m,回风斜井距主平硐约3.5公里,有矿山公路与煤矿主井工业广场相联,是矿井的唯一回风出口。2、主要技术参数回风斜井井口标高+1353.5m,井筒轴线方位角315°;上段回风斜井倾角25°,长约78.8m后落平(标高+1320m),中间是一回风石门,石门长108m,并在+1320m标高分别由+1320m联络绕道和回风石门与轨道上山和下段回风斜井相联,下段回风斜井倾角310,斜长492.5m,回风斜井下端与下部车场绕道相联,回风斜井下部落平点标高1067m;回风斜井全段长L=679.3m;巷道断面类型为直墙、半

3、圆拱,净断面S=13.1m2;巷道设左侧水沟和梯步,人行梯步宽为800㎜,水沟200㎜×200㎜,施工设临时轨道,轨型15kg/m,轨距600mm,枕木用木轨枕,轨枕间距不大于800㎜。回风斜井巷道断面特征详见下表:支护方式每米材料消耗备注26断面编号普氏系数掘进断面(m2)巷道长度(m)现浇砼(m3/m)喷砼(m3/m)锚杆(根)4-42~4砌碹14.828.01.53-34~6锚网喷14.1543.31.212.0ф18,L=200031-314~6锚网喷14.1108.01.012.0ф18躲硐喷砼2.

4、90.252岔口砼碹36.1二、地质概况1、井田地质概况:本井田构造位于安底背斜北段北西翼,基本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岩层走向北北东,倾向2800-3100,倾角300~340,在这一单斜层的基础上次级褶曲不发育,未见规模较大的断层。勘探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茅草铺组以及第四系。其中龙潭组为含煤地层,总含煤13~17层,煤层总厚10.19m~12.13m,平均11.29m,含煤系数6.23﹪。其中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总厚7.38m~7.59m,可采

5、煤层含煤率3.45﹪。根据岩性和含煤特征,本井田内的煤系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长兴组界起至9煤层下的灰绿色细砂岩底止,厚度为64.08m~89.46m,平均厚73.85m,含可采煤层2、5、9三层;下段自9煤层下的细砂岩底起至茅口组灰岩顶界止,厚度为98.86m~119.25m,平均厚110.57m,含可采煤层13、14、15三层。2、回风斜井所处岩性分析:雷公山煤矿回风斜井开口于15号煤层底板之下,由坡积、堆积与残26积成因的砂土、亚砂土、亚粘土及粘土组成,主要分布于回风斜井上段250坡度范围内。对该段岩

6、石破碎带应采用短掘短支,超前支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根据设计图纸及资料,主要回风斜井下段492.5米全部布置在二叠系上统龙潭组15号煤层顶板灰岩中,据此,回风斜井将(+1320m总回风石门揭煤)由15号煤层底板进入15号煤层顶板,现就龙潭组15号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简单分析如下: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岩性情况: 龙潭组上部为灰——深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没夹煤层及薄层灰岩,下部为浅灰——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灰岩、煤层及粘土岩互层组成,全段厚160~220米,含2、5、9、1

7、3、14、15煤层可采。14号煤层底板(即15号煤层顶板)岩性:14号煤层位于煤系下段中上部,上距13号煤层7.5~11m,一般间距为8~9m。煤层厚度为0.53m~1.72m,平均1.05m。该煤外观黑色,块状、页片状,多由暗淡型煤条带组成,含较多黄铁矿颗粒。结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矸,仅少数点含1~2层厚0.08m~0.10m的灰色粘土岩夹矸。顶板灰岩或泥质粉砂岩,底板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少数为粘土岩。区内大部份可采,可采率94%。⑹15煤层位于煤系下段中下部,上距14煤层20m~27m,平均24m~2

8、5m。煤层厚0.56m~1.60m,平均厚1.12m。外观黑色,片状,多由暗淡型煤条带组成。结构复杂,多数点含1至2层厚0.05m~0.10m的粘土岩夹矸。顶板多数为页岩,底板为铝土质泥岩,该岩石具有遇水澎胀性,施工中应防止浸水危害。26区内大部份可采,可采率94%。3、瓦斯雷公山煤矿属高瓦斯矿井,回风斜井大部分巷道所处龙潭煤系中,煤层中的瓦斯可能会通过裂隙等向施工巷道中释放,加之+1320m总回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