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

ID:37272214

大小:95.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12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_第1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_第2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_第3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_第4页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杨碧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年广东省中考研讨会交流资料广东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变化解读及复习建议2014.3.8杨碧楚第一部分广东省2014年中考语文变化及解读2014年中考语文变化一览(仅供参考)1、基础题总分由25分调至24分。新增词语运用选择题3分,句子仿写题4分。取消连词成句、综合探究题。2、阅读总分由45分增至46分。(1)课内文言文由12分减至10分,由4题减至3题,1道词语选择题,1道翻译题,1道主观题,分值为3分,3分,4分(2)课外文言文9分,1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3)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2道选择题,1道主观题。(4)文学作品阅读由15分增至17分,

2、4道题,无选择题。分值为4分,4分,4分,5分。3、附加题为名著题,10分,3道主观题,分值分配为2分、4分、4分,可能是2部作品A.B段进行比较阅读。4.名著删掉《名人传》增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解读变化的含义——为什么要这样变?1、基础总分由25分调至24分。新增词语运用选择题3分,句子仿写题4分。取消“连词成句”和“综合探究”题。解读:更加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试卷的区分度。“连词成句”这道题大多数学生可以拿到2-3分,区分度较低,而且也有模式化倾向。“综合探究”这道题主要是考查抽象思维能力的,这对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难,大多数学生得分较低,也降低了试卷的区分度。改成“

3、词语运用”(选择题)和“句子仿写”则要求学生增加词语积累和句子积累(语文积累),有利于引导初中语文教学更接近语文学习的本质,也体现出了中考和高考在题型上的接轨。新题型示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消化。(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2002年5月1日起新公章,特此通告。(3)地铁三号线18个车站站名经市地名委员会,已经正式确定。A.咀嚼启用审查B.品尝启用审察C.咀嚼起用审察D.品尝起用审查5.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意思相承或相关。(4分)大自然给我们

4、很多启示。滴水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广读博览;,是在告诉我们。应对策略:关于默写:按照“有名气、有影响、有内涵”的原则先选50句,再选50句,然后再增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关于词语:按照“常用、易错”的原则,先选200个,再选100个,再逐步增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关于仿写句子:新题型要高度重视答题思路和方法的研究,适当增加训练量,通过练习进行积累。关于答题思路和方法见“附件”。解读变化的含义——为什么要这样变?2、阅读总分由45分增至46分。(1)课内文言文由12分减至10分,由4题减至3题,1道

5、词语选择题,1道翻译题,1道主观题,分值为3分,3分,4分。(原为两道主观题)解读:新题型减少了一道主观题,相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减少了2分比较容易拿到的分,客观上增加了试卷的拿分难度。因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课内文言文是大多数学生拿高分的地方。新的课内文言文的考试没有增加什么难度,也没有增加题型变化。因此,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不会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带来大的影响。新题型示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伤仲永/以伤先帝之明B.世隶耕/隶而从者C.即书诗四句/无从致书以观D.固众人/吾义固不杀人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自是指物作诗立

6、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翻译:8.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答:解读变化的含义——为什么要这样变?(2)新增课外文言文9分,1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解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引导初中文言文教学从死记硬背向通过积累初步形成运用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而达到初中文言文教学与高中文言文教学接轨的目的。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新增课外文言文考查内容将要求教师重新思考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翻译题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可以只考一句,也可以考两句或四句。新题型示例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

7、忍而愎。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帝怆然,遂舍之。(《西京杂记》)9.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⑴帝忍而愎忍:(残忍)⑵益死之速耳益:(更加)10.对画线句“汝临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B.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激怒他。C.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顾及我,我会设下奇计来感动他。D.你将要离开时,只需频频回头看我,我会设下奇计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