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

ID:37274030

大小:1.35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20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3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纲明细]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考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1)实例(2)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3)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原状难以恢复。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种类型(1)含

2、义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两种类型的比较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1.(必修3P116技能应用T2改编)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Ⅰ.喷洒高效农药;Ⅱ.放养赤眼蜂(其为棉铃虫天敌)。请评价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

3、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理由。答案 放养赤眼蜂。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棉铃虫的天敌。留下的具有抗药性的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爆发。在棉田中放养赤眼蜂,由于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的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必修3P116知识迁移T2)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该河流的BC段上,藻类大量繁

4、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若酿造厂或味精厂将大量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排入该河流,对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答案 (1)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4)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

5、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自我调节能力大小稳定性强弱。题组 反馈调节1.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1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C.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

6、的稳态D.图1是负反馈调节,图2是正反馈调节答案 C解析 图1所示为一条食物链,组成是乙→甲→丙,它们表示的是负反馈调节机制,即乙的增加会促使甲、丙的增加,甲、丙的增加会抑制乙的增加,而图2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稳态。题后归纳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题组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2.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7、稳定性越高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答案 C解析 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A正确;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B正确;S2面积越大,恢复所需时间越长,恢复力稳定性越弱,C错误;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正确。3.(2018·临川一中模拟)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

8、力与a曲线相似C.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D.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答案 D解析 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弱,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