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

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

ID:37276613

大小:365.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20

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_第1页
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_第2页
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_第3页
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_第4页
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43003采煤作业规程新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水平名称-430m水平工作面名称43003#综放面地面标高+72.2~+90.3m井下标高-425.0~-438.6m地面相对位置43003#综放面对应地表为采煤沉陷区,无积水。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地表影响范围内为菜地、小平房、东露天东环公路、铁路运输线。井下位置及其与四邻关系本工作面位于井田中东部,西邻-430m43002#综放面,东邻原-430m401#2平下炮采区,上部为原-430m401#、403#、404#炮采区,下部为原-505m502#、503#及-465m504#炮采区,该面为回收阶段煤柱,顶板为原炮采

2、区充填体,底板为下段采区充填体。走向长度/m(平均)907平均倾斜长度/m小面:105大面:135第二节煤层顶底板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2。表2煤层情况表平均煤层厚度/m7m煤层结构阶段煤柱煤层倾角20°~32°开采煤层2~5分层硬度f=1.5~2.0煤种气煤稳定程度较稳定开采煤组情况该区主采-430m401#、403#、404#已采区阶段煤柱,开采煤层为2、3、4、5分层,平均走向长度907m,由于煤层走向变化,工作面分为大、小面,大面平均斜长135m,小面平均斜长105m,平均煤厚7m,煤层走向N72°~88°W,煤层倾角20°~32°。煤层夹矸及变化情况该工作面内夹矸4~8层

3、,厚度0.2~4.0m,区内中西部夹矸对回采无大影响,东部4分层的矸石较厚,对采区回采有一定影响。60第三节煤柱顶、底板工作面煤柱顶、底板情况见表3。表3煤柱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特征直接顶板油母页岩直接底板凝灰岩附图1:工作面煤层综合柱状图。第四节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情况及断层对回采的影响见下表4。本采区构造比较简单,断层较少,落差也较小,对回采影响不大。本采区为阶段煤柱回采,由于煤层走向变化,形成采区面东部较长之势,断层有9条,落差0.5~6.0m,受采沉影响,煤柱下沉值13m~15m,位于运输顺槽处,断层及煤层走向的变化对回采都有一定的影响。断层情况编号性质产状落差(H/m)位置

4、对回采影响走向倾向倾角f①正N73°WNE72°1.0区内一般f②正N77°~88°WNE84°0.5区内较小f③正N58°WNE70°0.5区内较小f④正N57°WNE77°0.6区内较小f⑤正N43°WSW44°1.0区内一般f⑥正N60~84°WNE65~72°1~6区内较大f⑦正N60°WNE60°1.0区外无影响f⑧正N62°WNE59°1.0区外无影响f⑨正N66°ENE75°1.0区外无影响表4断层情况及对回采影响表附图2:43003#工作面水平地质截面图。附图3:43003#井上下对照图。60第五节水文地质本工作面上部为38003#已采区充填体岩柱38m,下部为-505

5、m,-465m炮采区充填体,预计旧巷、旧采迹有滴水或淋水,煤层底板为凝灰岩局部有裂隙水。(含水系数:0.019m3/t,正常涌水量:0.04~0.16m3/min,最大涌水量:0.8m3/min),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加强探水和水情检查,做到超前防范,严格执行探放水设计,坚持“有疑必探、预测预报、先探后采”的原则,对旧巷、旧采迹进行探放水,落实探放水措施,防止水患的发生。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见表5)表5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瓦斯涌出量相对瓦斯涌出量:4.11m3/t煤尘爆炸指数48.75%煤的自燃倾向性发火期1-3个月,最短13天地温危害无冲击地压危害无二、

6、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根据我矿冲击地压及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地点划分,-430m水平以上,不属于冲击地压及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因此,该工作面在回采期间,不按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管理。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一)、工作面工业储量60工业储量=走向长×倾斜宽×厚度×容重=907×118.6×7×1.3=978888.8(t)(二)工作面可采储量:1、开切眼处不能放顶损失:走向长×倾斜宽×煤层厚度×煤层密度=8×135×(10.2-2.7)×1.3=10530(t)2、工作面不能回收的落煤损失:(907-15)×118.6×(7-2.7)×1.3×0.05=29568.64(t)3、采终

7、撤架不能放顶损失:8×105×(9.8-2.7)×1.3=7753.2(t)4、煤柱损失:15×105×9.8×1.3=20065.5(t)5、累计损失量:开切眼处不能放顶损失+工作面不能回收的落煤损失+采终撤架不能放顶损失+煤柱损失损失量=10530+29568.64+7753.2+20065.5=67917.34(t)5、工作面可采储量:可采储量=工作面地质储量-累计损失量=978888.8-67917.34=910971.46(t)6、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